首页> 中文学位 >贵州省黔东南州钒矿地质特征和循环开发利用研究
【6h】

贵州省黔东南州钒矿地质特征和循环开发利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1.1选题依据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黑色岩系钒矿研究现状

1.2.1国内外钒资源概况

1.2.2黑色页岩型钒矿的成因研究现状

1.2.3矿业循环经济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和路线

1.3.1研究内容

1.3.2技术路线

第二章区域地质背景

2.1研究区概况

2.2大地构造背景

2.4区域地层

2.5区域构造

2.6岩相古地理环境

第三章黔东南州黑色岩系钒矿床地质特征

3.1钒矿床基本特征

3.2典型矿床

3.2.1镇远两路口矿床

3.2.2黄平上塘钒矿床

3.2.3三穗吉洞钒矿床

第四章黔东南州钒矿岩石化学特征和成矿模式

4.1钒矿岩石化学特征

4.1.1样品制备和实验方法

4.1.2主量元素

4.1.3钒的价态分析

4.1.4放射性元素

4.2黔东南州钒矿成矿模式研究

4.2.1成矿条件

4.2.2成矿模式

4.2.3找矿方向

第五章黔东南州钒矿循环开发利用研究

5.1矿业循环经济

5.1.1矿业循环经济概念

5.1.2矿业循环经济“3R”原则

5.1.3矿业循环经济的技术载体

5.1.4矿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

5.2黔东南州钒矿开发利用现状和问题

5.2.1社会经济优势

5.2.2钒矿资源勘查现状

5.2.3钒矿开发利用现状

5.2.4环境保护现状

5.2.5钒矿开发中的主要问题

5.3黔东南州钒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5.3.1钒矿企业内部循环模式(小循环)

5.3.2黔东南州钒矿企业循环模式(中循环)

5.3.3黔东南州综合协调发展(大循环)

5.4黔东南州钒矿开发利用战略

5.4.1黔东南州钒矿循环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5.4.2钒矿循环利用战略

第六章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钒是重要的国防战略物资,在钢铁和有色金属行业应用广泛。本文结合《贵州省黔东南州钒矿资源规划》研究课题,收集了相关地质资料,总结出黔东南州钒矿主要产于寒武系下统,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层位稳定,有良好的开采条件,同时重要研究了镇远县、黄平县和三穗县的典型钒矿床。 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室内化学全分析、X衍射分析和光学显微镜等方法,查明黔东南州钒矿矿石主要由石英、伊利石等组成,V2O5的含量比较高,部分达到富矿品位。根据钒的价态分析结果,认为钒矿石以三价钒为主,应在提钒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氧化剂来提高钒的提取率。矿石中未发现独立的铀矿物,但应在开采提钒过程中注意环保问题。 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提出黔东南州钒矿成矿物质来源有陆源、热水沉积、生物和洋流,这些物质在隔绝封闭的缺氧环境中,在生物作用和沉积作用下形成钒矿床,地层、岩性和古地理环境是主要的控矿因素,因此可以从地层、岩性、古地理等方面进行找矿工作。 根据黔东南州钒产业发展现状和经济发展规划,运用循环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了黔东南州钒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包括企业内部的小循环、工业园区形式的中循环和区域综合协调发展的大循环,进而提出在钒矿地质勘探、采选冶以及环境保护等几个环节采取措施,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钒矿资源,减少环境的污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