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村镇银行社会网络资本形成与作用机制研究
【6h】

村镇银行社会网络资本形成与作用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 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资本

1.2.2 村镇银行社会网络资本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企业社会网络资本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社会资本理论

2.1.1 社会资本理论的演进

2.1.2 相关的理论基础

2.2 企业社会网络资本理论

2.2.1 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资本

2.2.2 企业社会网络资本:社会网络资本理论在企业领域的应用

2.2.3 银行关系型业务:社会网络资本理论在金融业的应用

2.3 企业社会网络资本的文献综述

2.3.1 企业社会网络资本的特性

2.3.2 企业社会网络资本的度量

2.3.3 企业社会网络资本的形成与累积

2.3.4 企业社会网络资本的功效

2.4 村镇银行研究文献综述

2.4.1 组建村镇银行的意义以及对农村产生的影响

2.4.2 村镇银行的发展

2.4.3 村镇银行的法律制度

2.4.4 村镇银行的比较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村镇银行的发展与社会网络资本

3.1 国外乡村银行发展的经验借鉴

3.1.1 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

3.1.2 玻利维亚阳光银行模式

3.1.3 印尼人民银行村信贷部模式

3.2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

3.2.1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特点

3.2.2 农村金融与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

3.2.3 村镇银行经营环境与业务的特殊性

3.2.4 村镇银行社会网络的特殊性

3.3 村镇银行社会网络资本

3.3.1 社会网络资本对村镇银行发展的影响

3.3.2 村镇银行社会网络资本的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村镇银行社会网络资本的形成机制

4.1 村镇银行员工层次的社会网络资本形成机制

4.1.1 村镇银行社会网络资本形成的信任传递机制

4.1.2 村镇银行社会网络资本形成的互动化机制

4.2 村镇银行组织层次的社会网络资本形成机制

4.2.1 村镇银行社会网络资本形成的组织化机制

4.2.2 村镇银行社会网络资本形成的进化稳定均衡机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村镇银行社会网络资本的作用机制

5.1 村镇银行员工层次的社会网络资本作用

5.1.1 促进隐性知识扩散

5.1.2 修正个体偏好、协调个体行为

5.1.3 抑制道德风险

5.2 村镇银行组织层次的社会网络资本作用

5.2.1 促进隐性知识集成

5.2.2 以非正式制裁来保证信贷合约执行

5.2.3 促进村镇银行与客户间信息传播与分享

5.3 村镇银行社会网络资本提高其经营绩效的作用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村镇银行社会网络资本作用的实证分析

6.1 理论假设

6.2 研究方法

6.2.1 变量的衡量

6.2.2 研究样本

6.2.3 样本的信度与效度

6.2.4 数据处理方法

6.3 研究结果

6.3.1 村镇银行经营管理人员社会资本的构成

6.3.2 经营管理人员社会网络资本与村镇银行经营绩效的关系

6.3.3 结果讨论

6.4 案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基本结论

7.2 本文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研村镇银行名录

附录2 调研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作为我国的一种新型金融机构,村镇银行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破解城乡二元难题,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填补空白和引入竞争解决现有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缺位问题的重要举措。截至2009年6月,全国共有村镇银行100余家。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村镇银行必须面对农村市场金融环境差、信用征信系统建设滞后、存款组织、贷款营销等工作成本相对增大、放贷交易成本上升的严峻局面。与现有的其它正规商业银行相比,村镇银行规模小、信贷对象不同,不可能建立与正规商业银行同样的决策与管理机制。村镇银行的决策更多地依赖“软信息”,而“软信息”的获取渠道主要是基于信任基础的社会网络圈。如何在劣势中求生存、求发展,如何利用中国农村的人情面子观、中国乡村多年形成的关系网络来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避短扬长立于不败之地,是村镇银行每一个经营者和理论工作者所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村镇银行社会网络作为一种资本形式成为村镇银行运行的经济要素,将社会网络资本理论融入到村镇银行发展的分析框架之中,并用相关经济理论分析村镇银行社会网络资本的形成与作用机制,明确其对村镇银行的经营影响,使村镇银行在其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保持持续稳定发展。
   首先,本文对在一定程度上已有效解决农村金融市场普遍面临的难题的典范——孟加拉乡村银行、玻利维亚阳光银行、印尼人民银行村信贷部的独特管理模式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发现社会网络资本是他们在农村信贷经营中成功的关键。结合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实际情况,认为我国的村镇银行需要借鉴农村中的非正规金融与国外乡村银行的经验,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社会网络资源,克服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难题,并通过关系网络发展、积累和运用这种关系资源,转化为其发展的资本。
   其次,本文研究了村镇银行社会网络资本的形成机制。作者认为,不同形式社会网络资本的形成机制是不同的,人们参与一些社会关系网络可能是出于直接的经济目的,而参与另一些网络则可能是为了参与活动本身。个人层次的社会网络资本以认知社会资本为主,它的形成总是与信任有关,因此,村镇银行个人层次的社会网络资本是基于信任与互动形成的。而村镇银行组织层次的社会网络资本必须将个人的网络关系转化为团队、组织层次网络关系才完成组织网络资本化,即村镇银行社会网络资本组织化。村镇银行与其它组织之间是否能建立起一种信任,并形成其网络资本,这取决于各利益主体多层次互动进化博弈达到的稳定均衡状态。
   再次,本文研究了村镇银行社会网络资本的作用机制。研究认为,社会网络资本在村镇银行发展中的主要功能在于它能够解决农村金融市场缺失和市场失灵问题,从而提高了村镇银行运行的效率。村镇银行个人层次的社会网络资本主要是通过促进个体隐性知识扩散、修正个人偏好协调个体行为、抑制道德风险来发挥经济作用。而村镇银行组织层次的社会网络资本主要是通过促进组织隐性知识的集成、以非正式制裁来保证组织合约的执行、促进组织间信息传播与分享来发挥经济作用。村镇银行社会关系网络信息流是通过改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积累和流动、交换效率以及创新活动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来提高村镇银行的经营绩效。论文还利用Barr模型阐述了村镇银行社会关系网络如何提高其经营绩效的作用机制。
   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收集整理的村镇银行社会网络资本作用的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对社会网络资本在村镇银行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用现实中的两个案例证实社会网络资本对于村镇银行发展的积极作用。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1)我国的农村金融需要村镇银行这类微型金融机构,但其信用环境与村镇银行业务的特殊性,需要创新型的金融业务与金融管理方式来降低其经营的成本,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社会网络资本理论特别适用于解释农村中欠发达的经济发展理论与现实问题;(2)村镇银行个人层次的社会网络资本是基于信任与互动形成的,其组织层次的社会网络资本形成取决于各利益主体多层次互动进化博弈达到的稳定均衡状态;(3)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充分现象尤为突出,在“硬信息”短缺的情况下,社会网络可以发挥改变信息不对称的重要作用;(4)村镇银行的经营者通过社会网络获得有利信息,增加合作成功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发展能力,从而提高了村镇银行经营绩效,村镇银行社会网络资本对提高其经营绩效有显著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