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直入式超声波施振铸造试验及其凝固动力学机理研究
【6h】

直入式超声波施振铸造试验及其凝固动力学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引入超声外场制备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发展的前沿技术,超声波处理金属熔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过程和多场耦合过程。利用超声波细化凝固组织、改善温度场、应力场形态,有利于铝合金成型过程的优化,获得高性能的铸造产品。本文主要以7050铝合金超声铸造为切入点,主要研究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1、通过进行7050铝合金大铸锭超声半连续铸造试验,考察超声波对不同直径铸锭凝固组织的细晶效果,分析整个截面及特殊点的晶粒平均尺寸,试验结果得出超声振动对半连续铸锭整个截面都有细晶作用。
   2、通过7050铝合金的超声坩埚铸造试验,研究了超声施振对熔体冷却时间及凝固组织的影响,并分析超声细化组织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施振温度范围在670℃-655℃和640℃-625℃时,与未施加超声相比,熔体在此温度区间的冷却时间较长;当施振温度范围在625℃-590℃时,熔体在此温度区间的冷却时间明显较短;超声波在640℃-625℃对熔体连续施振所得到的凝固组织细化效果明显好于施振温度范围为625℃-590℃时,且在液相线下10℃对熔体施振同样能得到细化的凝固组织;通过超声场中枝晶臂受力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超声波引起的声流和机械效应不能直接折断枝晶臂,结合坩埚试验提出在超声振动的搅拌下,初生枝晶二次臂根部熔断是重要的细化机制。
   3、通过共振理论探讨超声共振机理对熔体凝固过程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超微粒和宏观实心球体的固有频率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熔体中引起共振的粒子半径范围为1μm到10μm;通过对半连铸过程中的凝固前沿界面粒子的振荡模型的分析得出超声振动对整个凝固前沿界面上固有频率在2×104Hz附近的粒子产生激励作用,引起粒子共振,使其振幅增大,振荡剧烈;通过对动力学过冷度计算得出超声振动下过冷度增大,形核率迅速增大从而细化凝固组织;结合试验分析共振能加速熔体对凝固界面的冲刷,进而细化整个截面的凝固组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