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鞘内输注尼莫地平防治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6h】

鞘内输注尼莫地平防治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动物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鞘内注射尼莫地平防治脑血管痉挛的疗效。
   方法:新西兰白兔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4只,蛛网膜下腔出血组(SAH组)14只,鞘内注射尼莫地平组(实验组)14只,动物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兔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模型,实验组给予枕大池置管,尼莫地平注射液0.5ml枕大池注射,2次/日,共4日。观察兔的意识状况、活动能力及摄食情况;所有动物分别在造模前及二次注血后第5天(D5)行脑血管造影,观察基底动脉形态变化。
   结果:所有动物建模前意识状况、活动能力及摄食量无显著统计学意义;首次注血后兔表现为精神萎靡、自主活动减少、嗜睡,但对正常刺激有反应,摄食和饮水量减少,偶有颈强直;二次注血后上述症状又有明显加重,主要表现为不能主动觅食、眼球水平震颤、行走困难、单瘫或四肢瘫。D1、D2、D3、D4、D5时间段,实验组动物神经功能状况评分优于SAH组,两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DSA证实对照组兔建模前与D5基底动脉管径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SAH组D5时基底动脉管径平均值为基础值的74.71%±7.96%,实验组D5时基底动脉管径平均值为基础值的87.37%±5.71%,两组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枕大池二次注血模型是比较理想的SAH模型,切开暴露寰枕脊膜,定位准确,不易损伤脑干,成功率高,能达到实验研究目的。
   2、采用选择性兔基底动脉造影,可有效评估和判断兔SAH模型基底动脉血管痉挛程度,为今后SAH的疗效评估提供了一个客观的研究指标。
   3、鞘内注射尼莫地平有效地改善了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的脑血管痉挛,可成为一种有效的用药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