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细氧化亚铜的形貌与粒度控制研究
【6h】

超细氧化亚铜的形貌与粒度控制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液相法所得到的氧化亚铜粉末粒径小、纯度高、分散性能好,然而很多合成工艺采用如水合肼、亚硫酸钠等一些毒性较大的物质为还原剂或者添加剂,环境治理成本较高。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未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条件下,开发以葡萄糖为还原剂的环境友好的氧化亚铜制备方法。
   在碱性体系中,以葡萄糖为还原剂,通过改变加料混合方式、前驱体的性质、反应温度、pH值、反应物浓度等条件进行了超细氧化亚铜晶体的形貌和粒度控制研究,并就影响形貌和粒径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具体的研究结果归纳如下:
   不同的加料混合方式制备得到了球形的Cu2O晶体,其中在常温下将NaOH溶液缓慢加入CuSO4溶液中,再加入C6H12O6溶液的加料方式制备得到的Cu2O晶体粒度分布窄、分散性良好,实验重复性好。
   以CuO为前驱体时制备得到了立方形的Cu2O晶体;而以CuO与Cu(OH)2混合物为前驱体和Cu(OH)2胶体物为前驱体时都制备得到了分散性良好,粒度分布窄的球形的Cu2O颗粒,但是以CuO与Cu(OH)2混合物为前驱体时,反应的可重复性很差,粒径变化很大。
   反应温度改变对晶体的形貌没有明显的影响,仅仅对晶体粒径有影响。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得到的Cu2O晶体的粒径逐渐减小。当温度为40℃时,产物Cu2O粉末的平均粒径为3.11μm,其粒径分布很宽;当温度为50℃和60℃时,产物Cu2O粉末的平均粒径分别为2.08μm和1.80μm,而温度为50℃时产物粒度分布最窄。当温度高于60℃时,产物Cu2O颗粒为类球形,随着反应温度的继续升高,产物Cu2O粉末的平均粒径变化不大,从1.80μm下降至1.63μm。
   随着氢氧化钠浓度的增加,产物Cu2O晶体的形貌由球形过渡到类球形,最终转变成八面体。当氢氧化钠浓度由2.50mol/L增加至3.75mol/L时,产物球形Cu2O颗粒的平均粒径逐渐增大,由1.61μm增加至3.27μm,但是其粒径分布开始变宽,粒径开始变得不均匀。
   当葡萄糖浓度为0.40mol/L(葡萄糖用量不足)时,产物Cu2O颗粒的形貌为八面体;当葡萄糖浓度为0.50mol/L(葡萄糖用量为等当量)时,产物Cu2O颗粒的形貌为削角八面体;当葡萄糖浓度为0.625mol/L和0.75mol/L时,产物Cu2O颗粒的形貌为类球形;当葡萄糖浓度大于或等于1.00mol/L时,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升高,得到的球形Cu2O粉末的平均粒径逐渐减小,由2.08μm下降至0.67μm,同时其粒径的标准偏差逐渐降低。
   当硫酸铜浓度较低时(即低于或等于0.25mol/L),产物Cu2O颗粒的形貌主要为立方形;而当硫酸铜浓度为0.125mol/L时,制备得到了形貌均一、分散性良好、粒径分布窄的立方形的Cu2O晶体。当硫酸铜浓度大于或等于0.50mol/L时,随着硫酸铜浓度的升高,得到球形的Cu2O晶体的粒径逐渐增大,由1.81μm增加至2.08μm。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本实验较好地实现了对氧化亚铜晶体的形貌和粒度的控制。该方法具有操作及设备简单,成本低,为进一步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些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