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彩超引导下经右颈内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价值
【6h】

彩超引导下经右颈内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主要仪器

2.1.3 本实验所用滤器类型

2.2 方法

2.2.1 术前处理

2.2.2 滤器置入途径

2.2.3 滤器置入方法

2.2.4 滤器置入后的追踪监测

2.2.5 滤器取出过程

2.2.6 判断滤器是否正确的标准

第三章 结果

3.1 滤器置入前的情况

3.2 滤器置入情况

3.3 滤器取出情况

3.4 随访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

4.2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可行性

4.3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优势

4.4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注意事项

4.5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局限性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下腔静脉滤器在临床上的应用新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引导下将下腔静脉滤器(IVCF)从右颈内静脉置入下腔静脉预防肺栓塞(PE)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为指导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方法:2005年6月-2011年1月,对38例下肢经临床和CDFI检查证实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为预防肺栓塞或再次肺栓塞,在CDFI引导下经右颈内静脉途径置入IVCF。所有患者都没有抗凝禁忌症,置入IVCF后均行抗凝溶栓治疗。临床监测有无出现肺栓塞症状以及体征,定期超声监测IVCF的形态与位置。临时性滤器在放置32~45天后在超声引导下经右颈内静脉途径取出。随访观察有没有产生肺栓塞、复发性肺栓塞或者滤器并发症。
   结果:38例患者置入IVCF术前均经CDFI检查,右颈内静脉、下腔静脉、髂总静脉分叉、双侧肾静脉开口位置显示均清晰,所有静脉无变异,下腔静脉内径范围17~27mm,平均约22mm,均无血栓,显示率100%,符合选择的滤器的置入要求。在CDFI引导下,经右颈内静脉置入临时性IVCF23个,永久性IVCF15个,技术成功率100%。术后CDFI和X线腹部平片都证明滤器置入位置正确,展开完全。23例患者将临时性IVCF经右颈内静脉取出,临时性IVCF留置时间为32~45天,平均38.5天。随访结果:栓子捕获率36.5%,滤器无错位、移位、断裂,患者没有出现腔静脉穿孔、肺栓塞及复发性肺栓塞等并发症,1例患者下腔静脉滤器伞端有小于10mm的块状血栓带出,另还有1例患者滤器伞端取出后可见肉眼血栓,虽然造影并没有发现,1例置入永久性滤器的病人在术后13个月时出现下腔静脉堵塞。
   结论:CDFI引导是经右颈内静脉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安全、可靠的方法;相对于X线透视引导,CDFI引导IVCF置入术同时也是简便易行、无放射线威胁、费用低廉的有效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