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缘村土地集约利用规划研究——以长沙市真人桥村为例
【6h】

城缘村土地集约利用规划研究——以长沙市真人桥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缘村土地集约利用相关理论

2.1 城缘村土地集约利用概述

2.1.1 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2.1.2 城缘村土地集约利用的特点

2.1.3 城缘村土地集约利用的原则

2.1.4 城缘村土地集约利用的必要性

2.2 土地集约利用相关理论

2.2.1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2.2.2 杜能“农业区位论”和韦伯“工业区位论

2.2.3 中心地理论

2.2.4 地租和竞租理论

2.4.5 可持续发展思想

2.3 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

2.3.1 自然环境因素

2.3.2 社会经济因素

2.3.3 技术因素

2.3.4 政策和制度因素

2.4 城缘村土地集约利用基本模式

2.4.1 挖潜模式

2.4.2 门槛模式

2.4.3 集中模式

2.4.3 创新模式

2.5 值得借鉴的成功案例

2.5.1 南张楼村建设模式

2.5.2 新苏南模式

第三章 长沙市真人桥村土地利用分析

3.1 真人桥村概况

3.1.1 自然条件

3.1.2 社会经济条件

3.2 真人桥村土地利用现状

3.3 真人桥村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3.3.1 村庄分散发展,占地大、利用率低

3.3.2 基础设施占用大量土地

3.3.3 村庄用地的盲目扩张

3.3.4 村民宅基地多处占用

3.3.5 建设用地闲置

3.3.6 建筑形式单一、容积率低

3.4 存在问题的原因

3.4.1 城市郊区化

3.4.2 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对立机制

3.4.3 规划滞后

3.4.4 农村思想观念的制约

第四章 长沙市真人桥村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4.1 构建指标评价体系的原则

4.1.1 综合性与系统性原则

4.1.2 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4.1.3 主导因素原则

4.1.4 资源节约原则

4.1.5 弹性原则

4.2 指标体系的建立

4.2.1 指标的选取

4.2.1 指标释义

4.3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

4.3.1 评价指标标准化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3.3 综合评分

4.4 评价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真人桥村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5.1 强化集约理念

5.2 加强规划编制

5.2.1 目标定位

5.2.2 现状分析

5.2.3 规划结构

5.2.4 土地利用规划

5.3 组建中心村

5.4 进行耕地整理

5.5 改革土地制度

5.5.1 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

5.5.2 规范土地市场

5.6 强化住宅设计

5.7 发展特色农业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城缘村指位于城市建成区边缘,为城市远期规划建设范围所覆盖的村庄,是城市快速扩张的重点区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需求不断扩大,势必占用大量的土地,城缘村的土地不可避免被部分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这就使得我国本已严峻的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同时,城缘村大量的耕地是市民“菜篮子”工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要确保耕地的保有量,只有通过内部挖潜、集约用地来解决。
   城缘村居民点一般是自发形成和发展的,缺乏统一规划,造成村庄分布混乱、占地面积大、土地利用粗放;再加上近年来大量农民工进城,但由于土地管理的缺失,其占有的耕地和宅基地没有及时返还,导致土地了大量闲置,造成了极大的浪费。随着城市的扩展,城缘村土地的集约利用日益成为焦点。
   本文首先挖掘了城缘村土地集约利用的意义,在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然后以长沙市真人桥村为例,总结了城缘村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问题存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根据调研和筛选,选取了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强度、土地产出效益、土地可持续利用等对土地集约度有重要影响的指标,并运用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体系进行量化,得出其土地利用度尚处于初级阶段的结论;最后,综合上述分析,认为要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度,必须在强化集约理念的基础上,加强规划的编制执行力度;撤村并点、组建中心村,保持合理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发展乡村旅游,以加强土地的产出,进而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度,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