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异氟醚对老龄大鼠认知功能及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的影响
【6h】

异氟醚对老龄大鼠认知功能及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对象和方法

1.1 实验原理及实验模型的建立

1.1.1 异氟醚吸入全身麻醉动物模型

1.1.2 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实验模型

1.2 实验器材及试剂

1.3 实验方法

1.3.1 研究对象及筛选方法

1.3.2 异氟醚吸入全身麻醉动物模型的建立

1.3.3 Morris水迷宫测试方法及观察指标

1.3.4 免疫组化标本的采集和制备

1.4 统计学分析

第二章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生命体征

2.3 Morris水迷宫测试成绩

2.4 显微镜观察结果

2.4.1 大鼠海马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2.4.2 大鼠海马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目的改变

第三章 讨论

3.1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3.2 异氟醚对老龄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3.3 异氟醚对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的影响

3.4 异氟醚对行为学及细胞形态学的影响之间的关系

3.5 缺点与不足

3.6 结语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星形胶质细胞与学习记忆的关系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异氟醚吸入麻醉对老龄S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以及大脑海马CA1、CA3区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的影响。
   方法:筛选符合实验要求的69只雌性22-24月龄SD大鼠,按吸入气体不同,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n=21)为对照组,吸入氧气浓度为40%的空氧混合气体3小时;B、C组(n=24)为麻醉组,均以3%异氟醚诱导,待翻正反射消失后(约10±2min),分别吸入1.2%(B组)和1.8%(C组)异氟醚3小时,麻醉过程中维持吸入氧气浓度为40%,同时每组随机抽取3只大鼠行股动脉穿刺,持续监测大鼠在麻醉状态下的动脉血压,并用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探头贴于大鼠趾部,监测SpO2和HR,间断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待麻醉结束后任其自然苏醒。
   从吸氧或麻醉结束后24小时开始,通过Morris水迷宫对三组大鼠进行连续6天的定向航行实验和第7天的空间探索实验,记录逃避潜伏期和空间探索时间。
   吸氧或麻醉后1天、3天和7天,分别从A、B、C三组随机抽取3只大鼠,经心脏多聚甲醛灌注、取脑、固定、连续冠状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海马CA1、CA3区GFAP免疫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变化并计数。
   结果:①行为学测试:实施麻醉后第2天和第3天,麻醉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B组分别为44.16±17.91s,26.80±11.51s;C组分别为47.41±20.94s,27.08±11.64s)均大于对照组(分别为23.61±13.91s,14.87±8.37s)(P<0.05),但不同浓度异氟醚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各观察时间测得的逃避潜伏期和空间探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②形态学表现:观察期间,各组大鼠海马CA1、CA3区均可看到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免疫表达;对照组表现为GFAP阳性细胞胞体肥大,突起粗而长,染色深;麻醉组的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明显弱于对照组,表现为胞体较小,突起细而短,染色浅淡,且GFAP阳性细胞在数量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尤以麻醉后第3天最为显著(P<0.01),细胞数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动态过程;不同浓度异氟醚麻醉两组间的细胞形态和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异氟醚可引起老龄S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短暂下降,并且发现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受到抑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