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彩色多普勒超声、CT诊断肾肿瘤的对比分析
【6h】

彩色多普勒超声、CT诊断肾肿瘤的对比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1)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CT诊断肾肿瘤的敏感性、准确性和特异性。(2)比较两者在恶性肾肿瘤分期诊断的准确率。(3)指导临床选择有效、经济、无创、定性诊断肾肿瘤的方式。
   方法:选我院2009年11月份-2011年1月初步诊断为肾肿瘤且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术前完成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螺旋CT(Helical Computed Tomograph HCT)两种检查。出现如下情况予排除:①影像学诊断证实出现多处远处转移、无法手术切除等:②仅完成CDFI、HCT两种检查中的一种;③肾囊肿;④同一病人肾肿瘤多发者,选其中最大者。最终105例患者中105个肾肿瘤纳入本研究。105例患者,其中男58例,女47例,平均年龄47.7岁。超声检查使用日立HV900和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0MHZ。受检者取俯卧位、侧卧位或仰卧位,常规测量肾脏的大小,观察肾包膜的连续性,集合系统有无分离,测量肿瘤大小,观察肾静脉及下腔静脉有无癌栓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等,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检测肿瘤周围及内部血流分布情况,根据肿瘤内部血流信号分成四级,Ⅰ级:少血流型;Ⅱ:星点型;Ⅲ级:血流丰富型;Ⅳ级:抱球型。测量肿瘤内及周边血流阻力指数(RI),取样容积<2mm,声束与血管的夹角<60°,测量三次取平均值。CT检查使用16层螺旋Philips CT机检查。检查前禁食8 h,检查前0.5~1h口服3%泛影葡胺1000ml充盈胃肠道。先行肾脏平扫,层厚为5mm,螺距为1.5之后进行冠状面、矢状面及曲面的图像重建,多方位观察病变和周围组织的关系。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80 ml优维显,速度2.5~3.0ml/s,注射对比剂后30s做肾脏皮质期增强扫描,60s做肾脏实质期扫描,3min做肾盂期扫描。扫描时患者在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别计算超声、CT诊断肾脏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两者在肾癌分期诊断的准确性。所有数据输入SPSS13.0软件,两组间的比较采用McNemar配对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⑴105例肾肿瘤术后病理诊断肾透明细胞癌28例,肾乳头状细胞癌1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错构瘤)52例,肾盂移行细胞癌7例,肾母细胞瘤3例,囊性肾癌1例,肾血管瘤2例。⑵51例肾癌,采用Robson分期法,手术后证明,Ⅰ期28例、Ⅱ期15例、Ⅲ期6例、Ⅳ期2例。⑶105例肾肿瘤,超声诊断的敏感性为86.3%(44/51),特异性为79.6%(43/54),准确性为82.9%(87/105)。51例肾癌,超声对肾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Ⅰ期67.9%(19/28)、Ⅱ期66.7%(10/15)、Ⅲ期16.7%(1/6)、Ⅳ期0%(0/2)。⑷105例肾肿瘤,CT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4.3%(43/51)、88.9%(48/54)和86.7%(91/105),51例肾癌,CT术前分期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Ⅰ期75.0%(21/28)、Ⅱ期80.0%(12/15)、Ⅲ期83.3%(5/6)、Ⅳ期100%(2/2)。⑸105例肾肿瘤,超声与CT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为94.1%(48/51),特异性为96.3%(52/54),准确性为95.2%(100/105)。51例肾癌分期,两者联合对肾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Ⅰ期89.3%(25/28)、Ⅱ期86.7%(13/15)、Ⅲ期100.0%(6/6)、Ⅳ期100%(2/2)。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都是检查肾肿瘤的重要手段,两者均能较准确判断肾肿瘤的良恶性质,在诊断肾肿瘤良恶性质及肾癌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是筛查肾脏肿瘤首选检查方法,其价格低廉,无离子辐射,简便易行,病人易接受。对于复杂的肾肿瘤的诊断,还需要多种影像学检查的联合应用,两者综合分析,更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