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mTOR信号通路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脊髓背角突触可塑性调节的机制
【6h】

mTOR信号通路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脊髓背角突触可塑性调节的机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本研究结合行为学与形态学实验方法,通过观察大鼠痛阈变化规律和mTOR、AMPA受体亚基在大鼠脊髓背角浅层表达的变化,分析mTOR与AMPA受体亚基表达以及疼痛行为学改变的关系;采用鞘内注射mTOR特异性抑制剂雷帕霉素,观察雷帕霉素对CCI大鼠痛阈及其脊髓背角浅层AMPA受体亚基表达的影响,探讨mTOR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
   方法: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⑴CCI模型组,分离结扎左侧坐骨神经;⑵手术对照组,分离暴露左侧坐骨神经,绕线不结扎;⑶雷帕霉素组,建立CCI模型,鞘内注射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⑷溶剂组,建立CCI模型,鞘内注射药物溶剂DMSO;⑸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取腰段脊髓分别做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观察脊髓背角浅层mTOR以及AMPA受体亚基表达。
   结果:行为学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CI模型组术后1天PWMT和PWTL均出现显著下降(P<0.05),术后7天降到最低。与CCI模型组比较,溶剂组术后各时间点PWMT和PWT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雷帕霉素组于手术后3天、5天和7天PWMT和PWTL显著升高(P<0.05),于第7天差异最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CI模型组、雷帕霉素组和溶剂组左侧脊髓背角浅层mTOR、AMPA受体亚基GluR1、GluR2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CCI模型组和溶剂组比较,雷帕霉素组mTOR以及AMPA受体表达明显减少(P<0.05)。mTOR与AMPA受体亚基GluR1、mTOR与GluR2在脊髓背角浅层共表达。
   结论:mTOR信号通路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节,雷帕霉素能有效抑制CCI大鼠的痛行为。mTOR信号通路可能通过脊髓背角AMPA受体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