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肾癌中EZH2表达的临床意义及靶向EZH2的siRNA对肾癌ACHN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6h】

肾癌中EZH2表达的临床意义及靶向EZH2的siRNA对肾癌ACHN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词注释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EZH2在人肾癌组织及细胞系中表达水平的研究

1 引言

2 EZH2在人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

3 EZH2在人肾癌细胞系ACHN中表达水平的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靶向EZH2的siRNA有效序列的确定和干预载体的构建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及主要试剂

2.2 实验方法及步骤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干扰EZH2基因对人肾癌细胞株ACHN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及主要试剂

2.2 实验方法及步骤

3 结果

3.1 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三组ACHN细胞凋亡结果

3.2 MTT比色法检测三组ACHN细胞的增殖情况

3.3 Transwell实验检测三组ACHN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部分 EZH2-siRNA抑制人肾癌细胞株ACHN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系统关系的实验研究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及主要试剂

2.2 实验方法及步骤

3 结果

3.1 A、B、C三组ACHN细胞WNT3α、β-catenin及GSK-3β基因mRNA水平的检测结果

3.2 A、B、C三组ACHN细胞WNT3α、β-catenin及GSK-3β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肾癌又称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临床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占到了所有成人恶性肿瘤的2-3%。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较高,在欧洲每年一般较上一年有2%的增幅,这与一些能够发现无症状RCC的先进检查技术的应用及人们对RCC认识的加深有着一定的关系。尽管在一些北欧国家如瑞典和丹麦,RCC发病率维持稳定甚至有小幅的下降,但是在其他的欧洲国家,其发病率仍呈现增长趋势。在我国泌尿外科恶性肿瘤发病率中,RCC仅次于膀胱癌,占第二位。60到70岁之间是RCC的发病高发年龄段,其男女患者性别比为3∶2。其发病原因与吸烟,高血压、高血脂都有一定程度的关系。因为肾在体内位置比较隐蔽,加之临床症状多变,RCC难以早期发现,约有半数的肾癌是偶然发现的。典型的肾癌三联征(腰痛、肉眼血尿及腰腹部包块)仅见于约6-10%的RCC患者。RCC确诊时约35%的患者已有淋巴转移,而一旦出现转移,即使行肾癌根治术,患者生存期也极少超过5年,RCC患者若出现肝肺骨等远处脏器转移则预后更差。RCC对放、化疗均不敏感,因此RCC的常规辅助治疗不包括放、化疗等治疗。新的治疗手段如基因靶向治疗等虽有望成为治愈RCC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但是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理想而可靠的治疗标靶。因此寻找调控RCC基因治疗的分子标靶,明确其在R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机制,已逐渐成为目前研究工作的重点和热点。
   EZH2(enhancer ofzeste homolog2)基因与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E(z))是同源基因,是聚硫蛋白复合物基因家族(polycomb group,PcG)中的一员,是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基因。PcG家族和与其有着拮抗作用的Trithorax group(TrxG)基因家族都是在进化过程中保守的染色质修饰基因,他们共同调控同源异形基因(homeotic gene)的沉默和活化,其中同源异形基因的激活由TrxG蛋白决定,而PcG蛋白则维持基因的失活状态。1996年,EZH2基因最早由Chen等人研究Down氏综合症致病基因位点的毗邻基因时发现。有研究表明EZH2可抑制正常细胞中的抑癌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的异常增殖,并且能够刺激肿瘤细胞的转移与扩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人EZH2蛋白和DNA甲基转移酶功能有相关性,通过后者参与了DNA甲基化;还有部分学者认为由于EZH2可抑制抑癌基因的表达,因此其可导致肿瘤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异常。由此可推断EZH2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
   RNA干扰(RNAi)最先由Fire等在1998年提出,具有特异性强、作用效率高、干扰作用可扩散及操作简单等优点,对目的基因有着很强的抑制作用。转录后抑制是RNAi的主要机制,其作用过程可基本上分为启动阶段和效应阶段,所使用的转染表达载体包括质粒、病毒和人造载体等。基因外显子序列是RNAi的作用靶点位,尤其是保守序列其干扰效果最好;而其对基因的启动子、内含子和终止子等序列无干扰作用。通过RNAi对肾癌细胞EZH2基因的沉默,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EZH2基因在R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如何?其与细胞周期调节和信号转导之间的关系如何?其机制可能是什么?关于这系列问题目前尚无系统研究与相应报告。
   基于此目的和背景,本研究拟进行:
   1.EZH2在人RCC组织及RCC细胞系ACHN中的表达及意义;
   2.靶向EZH2的siRNA真核干预载体的构建;
   3.在RCC细胞株ACHN利用siRNA敲减EZH2,了解其对RCC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力的影响;
   4.探讨干扰EZH2对肾癌ACHN细胞相关细胞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第一部分EZH2在人肾癌组织及细胞系中表达水平的研究
   目的:1.研究EZH2在RCC组织和“正常”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2.研究EZH2基因mRNA及EZH2蛋白在人肾癌细胞株ACHN及成人正常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HK-2中的表达情况,作为后续实验基础。
   方法:1.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6例RCC及8例对照标本为肾脏外伤后切除的肾脏(病理证实为正常肾脏组织)组织中的EZH2表达,并结合标本来源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2.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loymerase chainreaction,RT-PCR)检测人肾癌细胞株ACHN及人正常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HK-2中EZH2基因mRNA含量,免疫印记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株ACHN和HK-2中的EZH2蛋白含量。
   结果:1.66例RCC组织中EZH2蛋白的表达情况:阳性48例,阴性18例,阳性率为72.7%;8例“正常”肾脏组织中EZH2蛋白的表达情况:阳性1例,阴性7例,阳性率为12.5%,两者比较RCC中EZH2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肾脏组织,P=0.002。2.EZH2在RCC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Robson分期、肿瘤直径大小、淋巴结转移与否、肾癌的病理类型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Fuhrman分级无相关性(P>0.05)。3.RT-PCR检测EZH2条带显影定位于193bp处,内参GAPDH条带显影定位于450bp处。根据所测得IOD比值计算(IODEZH2/IODGAPDH),ACHN细胞株EZH2基因mRNA含量(0.648±0.003)明显高于HK-2细胞株(0.333±0.025),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4.Western blot检测EZH2条带显影定位于80KD处,内参GAPDH条带显影定位于37KD处。根据所测得IOD比值计算(IODEZH2/IODGAPDH),ACHN细胞株EZH2蛋白表达(0.290±0.009)明显高于HK-2细胞株(0.136±0.012),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结论:1.EZH2在RCC组织中明显高表达,并且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相关,提示其与R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于人RCC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可能有重要的意义;2.人肾癌细胞株ACHN中EZH2基因mRNA含量和EZH2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成人正常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系HK-2,ACHN细胞株可以作为后续实验的研究对象。
   第二部分靶向EZH2的siRNA有效序列的确定和干预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针对目的基因EZH2的siRNA干预载体,并证实该载体转染人肾癌ACHN细胞后是否对EZH2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
   方法:根据已有文献报道选择EZH2基因cDNA序列的461-481碱基为标靶序列,设计目的shRNA所对应的DNA模板链,退火处理后克隆到含U6启动子的空质粒载体pGPU6/GFP/Neo,并构建重组质粒:pGPU6/GFP/Neo-EZH2 shRNA,经酶切测序证实后,脂质体介导将pGPU6/GFP/Neo-EZH2 shRNA转染人肾癌ACHN细胞株。再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ZH2蛋白表达是否下降以证实该载体的作用。
   结果:将靶向EZH2基因RNAi的shRNA模板顺利插入空质粒载体,抽提并纯化正确重组质粒,根据所设立的三个平行组:A组为空白组(ACHN细胞未转染质粒组)、B组为阴性对照组(ACHN细胞转染pGPU6/GFP/Neo空质粒组)和C组为干扰组(ACHN细胞转染pGPU6/GFP/Neo-EZH2 siRNA组)。以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三组ACHN细胞EZH2蛋白表达,根据所测得IOD比值计算(IODEZH2/IODGAPDH),C组ACHN细胞EZH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A、B两组ACHN细胞(P<0.01),A、B两组ACHN细胞EZH2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1.成功构建了pGPU6/GFP/Neo-EZH2 shRNA稳定表达质粒;2.成功构建了EZH2 siRNA稳定表达的细胞;3.EZH2 siRNA显著下调了人肾癌细胞株ACHN细胞EZH2蛋白的表达。
   第三部分干扰EZH2基因对人肾癌细胞株ACHN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使用特异性的EZH2-shRNA干扰序列转染人肾癌细胞株ACHN,诱导EZH2基因沉默,观察其对ACHN细胞增殖活性、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方法:使用第二部分中构建的干预载体在最佳转染条件下,用质粒载体法转染ACHN细胞株,根据所设立的三个平行组:A组为空白组(ACHN细胞未转染质粒组)、B组为阴性对照组(ACHN细胞转染pGPU6/GFP/Neo空质粒组)和C组为干扰组(ACHN细胞转染pGPU6/GFP/Neo-EZH2 siRNA组),应用MTT法、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法)及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分别检测三组中ACHN细胞株的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
   结果:1.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组ACHN细胞凋亡指数AI值,根据所测得AI值(%)计算,C组ACHN细胞凋亡指数高于A、B两组ACHN细胞凋亡指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两组ACHN细胞凋亡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分别于转染24h、48h、72h及96h后,MTT比色法检测三组ACHN细胞的细胞增殖情况,除24h点外(P>0.05),其余时间点(48h、72h及96h)MTT检测C组ACHN细胞570nm波长处OD值明显低于A、B两组ACHN细胞(P<0.01),且有统计学意义。3.Transwell实验检测三组ACHN细胞的侵袭能力,根据所测得下室中细胞数计算,C组ACHN细胞进入下室内的细胞数量明显少于A、B两组ACHN细胞,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B两组ACHN细胞进入下室内的细胞数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EZH2 siRNA能够明显促进ACHN细胞的凋亡;2.EZH2siRNA能够明显抑制ACHN细胞的增殖,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存在时间效应关系;3.EZH2 siRNA能够明显抑制ACHN细胞的侵袭能力。
   第四部分EZH2-siRNA抑制人肾癌细胞株ACHN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系统关系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EZH2-siRNA抑制人肾癌细胞株ACHN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系统的关系。
   方法:同第三部分设立A组:空白组(未转染组)、B组:对照组(阴性对照载体组)和C组:RNA干扰组(干扰载体组)三组。应用RT-PCR检测三组ACHN细胞WNT3α、β-catenin、GSK-3βmRNA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三组ACHN细胞WNT3α、β-catenin、GSK-3β蛋白的表达。
   结果:1.PCR检测WNT3α条带显影定位于243bp处,β-catenin条带显影定位于194bp处,GSK-3β条带显影定位于153bp处,内参GAPDH条带显影定位于450bp处。根据所测得WNT3α、β-catenin及GSK-3β的IOD值分别与各自同时进行电泳的内参GAPDH的IOD值计算IOD比值(IODWNT3α/IODGAPDH、IODβ-catenin/IODGAPDH、IODGSK-3β/IODGAPDH),C组ACHN细胞GSK-3β基因mRNA含量明显高于A、B两组ACHN细胞,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P<0.05);而WNT3α、β-catenin基因mRNA在C组ACHN细胞中的含量明显低于A组ACHN细胞(P<0.01,P<0.01)和B组ACHN细胞(P<0.01,P<0.05),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A、B两组ACHN细胞WNT3α、β-catenin及GSK-3β三种基因mRN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2.Western blot检测WNT3α条带显影定位于43KD处,WNT3α条带显影定位于92KD处,WNT3α条带显影定位于47KD处,内参GAPDH条带显影定位于37KD处。根据所测得WNT3α、β-catenin及GSK-3β的IOD值分别与所测内参GAPDH的IOD值计算IOD比值(IODWNT3α/IODGAPDH、 IODβ-catenin/IODGAPDH、IODGSK-3β/IODGAPDH),C组ACHN细胞GSK-3β蛋白表达明显高于A、B两组ACHN细胞,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WNT3α、β-catenin蛋白在C组ACHN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低于A、B两组ACHN细胞,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结论:1,EZH2 siRNA能够明显抑制肾癌ACHN细胞中WNT3α、β-catenin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2.EZH2 siRNA能够明显促进肾癌ACHN细胞中GSK-3β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3.EZH2 siRNA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抑制RCC的发生、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