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血管危象的临床研究
【6h】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血管危象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治疗方法

2.3 资料整理

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修复部位

3.2 时间

3.3 发生原因

3.4 穿支的数量、来源、类型

3.5 吻合方式、吻合血管数量

3.6 皮瓣类型

第四章 讨论

4.1 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修复部位

4.2 时间

4.3 发生原因

4.4 穿支、吻合方式、皮瓣类型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分析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血管危象的发生原因及影响皮瓣抢救成功的因素,探讨进一步提高皮瓣的移植成功率的可能性及方法。
   方法:
   回顾2007年1月至2012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的722例病例,总结分析其中25例血管危象的发生原因及影响皮瓣抢救成功的因素。
   结果:
   (1)722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中有15例发生坏死,移植成功率为97.78%;有25例发生术后血管危象,占3.46%,其中10例抢救成功,有8例完全抢救成功,2例部分坏死,抢救成功率为40%。
   (2)25例血管危象中有20例为静脉危象,占80%;有5例为动脉危象,占20%。25例血管危象最早发现于术后2小时15分,最迟发现于术后第18天,其中19例发现于术后72h内,占76%,6例发现于72h后,占24%。25例血管危象中有11例发现于术后24小时内,8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72.72%;14例发现于24h后,抢救成功2例,抢救成功率为3.57%(P=0.005)。有10例血管危象于发现后2.5h内行手术探查,其中8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80%;8例血管危象于发现后2.5-5h间行手术探查,1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12.50%(P=0.010)。
   (3)25例血管危象中有12例是由外力对血管的压迫、牵拉、负压吸引和扭转所引起,2例因血管吻合口栓塞造成,3例为穿支损伤所致,2例因对皮瓣进行修薄而引起。
   (4)静脉危象有10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50%;动脉危象均抢救失败。有9例静脉危象因外力对血管的牵拉、压迫所致,其中8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88.89%。15例危象皮瓣带有2个穿支,9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60%,9例危象皮瓣带有1个穿支,1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11.11%(P=0.018)。
   (5)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对皮瓣血管危象的发生率及抢救成功率无明显影响。
   结论:
   1.皮瓣血管危象以静脉危象居多。发现于术后24h内的静脉危象,其皮瓣抢救成功率较高。
   2.早期发现并及时行手术探查是抢救危象皮瓣的有效方法。皮瓣血管危象于发现后2.5h内实施手术探查的,皮瓣抢救成功率较高。
   3.减少外力对于血管蒂及穿支血管的压迫、牵拉、负压吸引等作用,是预防皮瓣血管危象的重要措施。
   4.皮瓣穿支数量为2的抢救成功率高于穿支数量为1的抢救成功率;制备较大皮瓣时,应尽可能携带多个穿支。
   5.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对皮瓣血管危象的发生率及抢救成功率无明显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