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分娩后产妇睡眠状况及其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6h】

分娩后产妇睡眠状况及其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产妇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

1.2.2 产妇睡眠障碍的表现

1.2.3 社会支持

1.3 文献回顾总结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剔除标准

2.2 样本量的计算

2.3 研究工具

2.3.1 一般资料问卷

2.3.2 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2.3.3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2.3.4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

2.3.5 体重计、软尺

2.4 资料收集过程

2.5 质量控制

2.5.1 设计阶段

2.5.2 实施阶段

2.5.3 数据整理阶段

2.6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产妇产后前3个月睡眠质量分析

3.2.1 产妇产后四个时间段睡眠质量的比较

3.2.2 产妇产后前3个月睡眠质量等级构成比四个时间段的比较

3.2.3 睡眠质量量表中第Ⅳ因子睡眠效率中各条目四个时间段的变化和比较

3.2.4 睡眠质量量表中第Ⅴ因子睡眠障碍中各条目四个时间段的变化和比较

3.3 产妇产后前3个月的抑郁分析

3.3.1 产妇产后前3个月的抑郁得分分析

3.3.2 产后四个时间段不同睡眠质量等级的产妇的抑郁得分比较

3.4 产妇产后社会支持情况

3.4.1 产妇产后社会支持及各个维度的情况

3.4.2 产妇产后四个时间段不同睡眠质量等级的社会支持情况

3.5 产妇产后四个时间段睡眠质量得分、抑郁得分及社会支持得分三者的相关性

3.6 三个阶段不同睡眠质量等级的产妇其婴儿生长发育的比较

3.7 产妇三个时间段睡眠质量与其婴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3.8 产妇产后前3个月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3.8.1 定义变量值

3.8.2 共线性诊断

3.8.3 产妇产后各阶段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

3.8.4 婴儿前3个月的生长发育影响因素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
   1.跟踪描述产妇产后前3个月睡眠、抑郁、社会支持状况。
   2.探讨产妇产后前3个月的睡眠质量与抑郁、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3.探讨产妇产后前3个月睡眠质量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方法:
   从长沙市6家医院随机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妇及其婴儿。采用自编问卷调查产妇的一般资料与婴儿各阶段的睡眠行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产妇产后1周、1月、2月、3月各个阶段的睡眠质量进行跟踪、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产妇产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的抑郁情况进行筛查和跟踪、社会支持(SSRS)量表对产妇产后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用体重仪和软尺对婴儿出生时、1个月、2个月、3个月的身长和体重进行测量跟踪。
   结果:
   1.产妇产后第1周、第1月、第2月、第3月的PSQI得分分别为(8.00±3.87)、(6.90±3.52)、(5.70±3.10)、(5.77±2.61)。产妇产后前3个月四个时间段间的睡眠质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产妇第1周的睡眠质量得分最高、睡眠质量最差(P<0.05)。
   2.产妇PSQI量表中7个因子在产后前3个月的得分比较除第Ⅵ因子“使用催眠药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它6个因子的得分随时间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Ⅳ因子“睡眠效率”的3个条目中除“晚上上床睡觉时间”外,其它条目四个时间段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第Ⅴ因子“睡眠障碍”的9个条目中,除“感觉冷”、“用药物催眠情况”、“其它影响睡眠的事情”3个条目外,其它条目四个时间段间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产妇产后第1周、第1月、第2月、第3月的EPDS得分分别为(4.93±3.57)、(4.21±3.06)、(2.39±2.28)、(1.65±1.84)。产后前3个月的抑郁得分逐渐降低,第1周的抑郁得分最高,第3个月的EPDS得分最低,P<0.05。四个时间段中,睡眠质量良好、一般、差间的EPDS得分两两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67),四个阶段睡眠质量越差,抑郁得分越高。
   4.产妇产后的SSRS总分为(44.00±6.35),其中主观支持的得分为(23.84±3.70),客观支持得分为(11.64±2.33),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为(8.53±2.09)。四个时间中段睡眠良好与一般的产妇SSRS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睡眠等级间的SSRS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5.四个时间段中睡眠良好、一般、差的产妇其婴儿身长体重增长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差的产妇其婴儿的生长发育均处于最低水平(P<0.05)6.产妇产后各个阶段的PSQI及各个因子得分与婴儿各个阶段的身长体重增长值均呈负相关;各个阶段的PSQI总分与EPDS得分均呈正相关,与SSRS得分呈负相关;各个阶段EPDS得分与SSRS得分呈负相关。
   结论:
   1.产妇产后前3个月的睡眠质量均较差,尤以第1周为甚。
   2.产妇产后前3个月的睡眠质量与抑郁得分呈正相关,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抑郁得分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产妇睡眠质量越差,越易发生抑郁;社会支持越高,产妇睡眠质量越好、越不容易发生抑郁。3.产妇产后前3个月的睡眠质量可影响婴儿前3个月的生长发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