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的ENT1及ADK在颞叶癫痫大鼠海马中的动态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6h】

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的ENT1及ADK在颞叶癫痫大鼠海马中的动态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观察和判断标准

第三章 结果

3.1 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模型及其行为学变化

3.2 SE后不同时期海马组织ENT1及ADK的蛋白表达变化

3.3 SE后不同时期海马各区ENT1及ADK的表达

3.4 SE后不同时期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的ENT1及ADK表达变化

第四章 讨论

4.1 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动物模型

4.2 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模型诱发SE后海马ENT1的表达变化

4.3 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模型诱发SE后海马ADK的表达变化

4.4 ENT1及ADK在颞叶癫痫大鼠模型中的作用机制

4.5 本实验的局限性及下一步设想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Review

综述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的平衡核苷转运体1(equilibrativenucleoside transporters1,ENT1)及腺苷激酶(adenosine kinase,ADK)在颞叶癫痫大鼠模型不同时期海马中的动态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其在癫痫发病过程中作用。
   方法:按照随机的原理将6-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60)、对照组(NS组)(n=12)及正常组(n=12)。实验组予以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建立颞叶癫痫模型;NS组予以腹腔注射等剂量无菌生理盐水;正常组未予特殊处理。实验组又根据癫痫急性期、潜伏期、慢性期按观察时间点分为5个亚组,即癫痫持续状态(statusepilepticus,SE)后2小时(2h)、1天(1d)、7天(7d)、15天(15d)及30天(30d),每亚组各12只。以上各小组再随机分为2个小组,每小组6只大鼠,分别进行:1.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NT1及ADK在海马中的表达;2.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不同区域(CA1区、CA3区、DG区)ENT1及ADK的表达及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的海马ENT1及ADK的表达变化。
   结果:
   1.实验组大鼠SE诱发成功率86.7%,死亡率为18.3%,模型成功率为68.3%。
   2.实验组大鼠海马ENT1蛋白表达:ENT1蛋白的表达在SE后2小时显著下调(p<0.01),1天后有所恢复,但仍低于正常水平(p<0.01),后继续上调,至SE后7天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15天明显上调(p<0.01),30天达到高峰(p<0.01)。
   3.实验组大鼠海马ADK蛋白表达:ADK蛋白的表达在SE后2小时表达下调(p<0.01),1天后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后进行性上升,30天达到高峰(p<0.01)。
   4.各组大鼠海马不同区域均可检测到ENT1及ADK的表达,且其表达量随SE后不同时期发生改变:在SE后2h下调(p<0.01),后随着时间推移,ENT1及ADK表达上调。
   5.各组大鼠海马CA1区均可检测到星形胶质细胞与ENT1及ADK共表达,且在SE后2h下调(p<0.01),后随着时间推移,星形胶质细胞增生,ENT1及ADK表达上调。
   结论:
   1.在颞叶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急性期,ENT1及ADK表达下调;慢性期,ENT1及ADK表达上调,两者呈正相关。
   2.星形胶质细胞通过ENT1及ADK的表达变化调节突触间隙腺苷水平可能是癫痫的发病机制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