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低中心静脉压应用于脊柱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探讨
【6h】

低中心静脉压应用于脊柱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探讨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低中心静脉压(Low central venous pressure,LCVP)对脊柱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和出血量的影响,分析并探讨LCVP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36例择期行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患者随机分为LCVP组(L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8例。L组于手术开始后通过限制输液联合静脉输注硝酸甘油使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pressure,CVP)维持在2~4cmH2O,并维持动脉收缩压≥90mmHg或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60mmHg。植骨融合完成后迅速复容使CVP恢复到正常水平。C组患者术中正常补液,并始终将CVP维持在5~12cmH2O。术中两组均使用脉搏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分别于麻醉诱导后仰卧位(T0)、降压前俯卧位(T1)、LCVP后30min(T2)、LCVP后60min(T3)、LCVP后90min(T4)和手术结束时(T5)这6个时间点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氧代谢指标的变化。记录各研究对象LCVP期间出血量、平均CVP和平均MAP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两组术毕总失血量和总输血量、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和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及不同时间段输血比例。
  结果:两组患者俯卧位(T1)的CVP均较仰卧位(T0)时明显升高(p<0.05)。L组患者在LCVP期间(T2、T3、T4)的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ntrathoracic blood volume index,ITBVI)较C组及术前(T1)显著下降(p<0.05),手术结束时(T5)恢复至术前(T1)水平(p>0.05)。L组患者在LCVP期间(T2、T3、T4)的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resistance index,SVRI)显著高于C组(p<0.05),而CVP明显下降(p<0.05)。LCVP后90min(T4)时两组患者的心率(Heart rate,MR)、心指数(Cardiac index,CI)均较术前(T1)明显升高(p<0.05)。两组组间及组内任一时间点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VLWI)和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ulmonary Vascular Permeability Index,PVP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CVP后期(T3、T4)两组患者的氧供指数(O2 transport index,DO2I)均较降压前(T1)逐渐下降(p<0.05),而氧摄取率(Oxygen extraction rate,ERO2)逐渐升高(p<0.05),氧耗指数(O2 consumption index,VO2I)和乳酸(Lactic acid,LAC)在各时间点基本保持不变(p>0.05)。所有研究对象LCVP期间(T2、T3、T4)的失血量与平均CVP和平均MAP之间都呈正相关(分别为r=0.634和r=0.664)(p<0.001)。两组术后Hb和Hct均低于术前(p<0.05),且L组术毕Hb和Hct均低于C组(p<0.05)。L组患者的总失血量和总输血量明显少于C组(p<0.001)。L组患者T4-T5阶段输血比例明显大于C组(p<0.05),其余阶段均明显低于C组(p<0.01)。
  结论:1、当CVP维持在2~4cmH2O范围内时,患者的ITBVI明显降低,但机体可以通过升高SVRI以维持MAP的相对稳定。快速复容期患者的EVLW和PVPI均未发生明显改变,说明复容期短时间内大量补液并未增加患者发生肺水肿的风险。
  2、LCVP期间患者处于生理性氧供依赖关系,可以通过提高ERO2代偿DO2I的降低,保证VO2I和LAC不变,维持机体的氧供需平衡。
  3、LCVP技术可以减少脊柱手术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并影响输血时机的选择,更大程度上减少血液制品的浪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