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偏头痛患者睡眠质量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6h】

偏头痛患者睡眠质量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偏头痛组

2.1.2 正常对照组

2.2 研究方法

2.2.1 资料收集

2.2.2 研究工具

2.3 统计学处理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及比较

3.2 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

3.3 两组PSQI总分、各单项分及其比较

3.4 性别及年龄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3.4.1 性别与睡眠质量

3.4.2 年龄与睡眠质量

3.5 偏头痛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3.5.1 起病年龄与偏头痛患者的睡眠质量

3.5.2 病程与偏头痛患者的睡眠质量

3.5.3 头痛程度与偏头痛患者的睡眠质量

3.5.4 头痛持续时间与偏头痛患者的睡眠质量

3.5.5 头痛发作频率与偏头痛患者的睡眠质量

3.5.6 头痛每月发作天数与偏头痛患者的睡眠质量

3.5.7 抑郁、焦虑状态与偏头痛患者的睡眠质量

3.5.8 先兆症状与偏头痛患者的睡眠质量

3.5.9 家族史与偏头痛患者的睡眠质量

3.6 偏头痛患者睡眠质量相关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4 讨论

4.1 偏头痛患者的睡眠质量

4.2 偏头痛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

4.2.1 起病年龄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4.2.2 头痛严重程度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4.2.3 头痛发作频率及发作天数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4.2.4 心境状态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4.2.5 其他因素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4.3 结语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原发性头痛与睡眠障碍

附录1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

附录2 抑郁自评量表

附录3 贝克焦虑量表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调查偏头痛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探讨相关因素对偏头痛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为防治偏头痛及其睡眠障碍提供更多的依据和策略。
  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偏头痛患者(偏头痛组)及同期体检的无头痛史的健康人员(正常对照组)进行调查。调查表包括一般项目调查表、头痛信息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贝克焦虑量表(BAI)。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负责,被试者自行填写或在指导下填写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资料汇总整理后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
  结果:共调查偏头痛患者146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99例,男女比例1∶2.11;年龄18~58岁,平均38.28±9.34岁;头痛首发年龄12~51岁,平均29.81±9.45岁;病程3月~40年,平均8.35±7.96年;轻度头痛者(VAS1~3分)46人(31.5%),中度头痛者(VAS4~7分)79人(54.1%),重度头痛者(VAS8~10分)21人(14.4%);每次头痛持续时间0.25~72小时,平均12.13±18.08小时;低频发作者(<2次/月)54人(37.0%),高频发作者(≥2次/月)92人(63.0%);每月发作<15月/天者109人(74.7%),每月发作≥15月/天者37人(25.3%);有先兆的偏头痛患者18人(12.3%),无先兆的偏头痛患者128人(87.7%);有偏头痛家族史的患者70人(47.9%),无家族史的患者76人(52.1%);伴有抑郁状态的患者40人(27.4%),不伴抑郁状态的患者106人(72.6%);伴有焦虑状态的患者41人(28.1%),不伴焦虑状态的患者105人(71.9%)。同期调查正常对照组10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68例,男女比例1∶2.13;年龄18~58岁,平均37.33±8.40岁。偏头痛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性别及年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头痛组PSQI总分为6.98±4.30,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43.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PSQI总分(4.16±2.06)和睡眠障碍发生率(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512,P<0.001)。偏头痛组中单项睡眠问题中发生率依次是主观睡眠质量(45.2%),入睡时间(41.1%),睡眠时间(37.0%),习惯性睡眠效率(36.3%),白天功能紊乱(16.4%),睡眠紊乱(12.3%),使用睡眠药物(5.5%);除白天功能紊乱项外,偏头痛组各项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后者单项睡眠问题的发生率依次为白天功能紊乱(19.0%),主观睡眠质量(16.0%),入睡时间(13.0%),习惯性睡眠效率(9.0%),睡眠紊乱(6.0%),睡眠时间(5.0%),使用睡眠药物(1.0%)。偏头痛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显示:起病年龄(OR=3.429)、疼痛程度(OR=12.120)、发作频率(OR=8.842)与偏头痛患者发生睡眠障碍关系密切,偏头痛起病年龄越晚(P=0.033)、发作频率越高(P<0.001)、疼痛程度越严重(P<0.001),则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越高;伴有抑郁状态(x2=12.532,P<0.001)、焦虑状态(x2=5.004,P=0.025)的患者更易出现睡眠障碍;而患者的年龄(P=0.351)、性别(P=0.100)、病程(P=0.347)、头痛持续时间(P=0.354)、是否伴有先兆(P=0.651)、家族史(P=0.574)与睡眠质量无明显关系。
  结论:偏头痛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伴有抑郁、焦虑状态的偏头痛患者易出现睡眠障碍。偏头痛起病年龄晚、发作频率高、疼痛程度严重是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

著录项

  • 作者

    彭金鑫;

  •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南大学;
  • 学科 临床医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晓苏;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偏头痛;
  • 关键词

    偏头痛; 睡眠质量; 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