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骨质疏松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研究及杜仲小复方疗效评价
【6h】

骨质疏松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研究及杜仲小复方疗效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基于GC/MS的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的血清代谢谱

1.1 引言

1.2 实验方法描述

1.3 实验部分

1.3.1 仪器与试剂

1.3.2 动物实验

1.3.3 GC-MS分析

1.4 结果与讨论

1.4.1 各临床指标与生化学指标分析

1.4.2 方法学考察

1.4.3 血清代谢物物质鉴定

1.4.4 不同处理组大鼠血清代谢谱的建立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骨质疏松症组与假手术组大鼠的判别分析及杜仲小复方的抗骨质疏松疗效评价

2.1 引言

2.2 理论部分

2.2.1 自标度化(autoscaling)

2.2.2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2.2.3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method-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

2.2.4 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tion Analysis,LDA)

2.2.5 偏最小二乘-线性判别分析(PLS-LDA)

2.2.6 双层交互检验(Double cross validation-dCV)

2.2.7 子窗口重排分析(Subwindow Permutation Analysis,SPA)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数据

2.3.2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不同处理组大鼠的血清代谢图谱

2.4.2 骨质疏松模型组与假手术组血清代谢谱图的主成分分析

2.4.3 骨质疏松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的偏最小二乘-线性判别分析(PLS-LDA)

2.4.4 子窗口重排法(SPA)用于骨质疏松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的分析

2.4.5 骨质疏松模型组、假手术组及雌激素组的血清代谢物特征

2.4.6 杜仲小复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评价

2.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代谢组学研究方法与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单位体积骨量减少,骨强度降低致骨折危险性升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代谢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及绝经妇女。骨密度(BMD)是目前OP病情评估及骨折预测的主要指标,但BMD由于灵敏度低及病程中变化缓慢,不能真实反映骨质疏松变化,现在尚无一种指标可以准确、客观地评价治疗后OP病情。代谢组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受刺激或干扰(环境改变或基因变化)后其代谢产物变化规律的科学。本论文利用动物模型结合气质联用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模式识别方法,建立OP大鼠血清代谢谱,并进行全面的代谢组学分析,探讨骨量丢失机制并寻找出能客观、准确评价治疗后骨质疏松病情的评估指标。
  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㈠采用硅烷化衍生法结合GC-MS技术对OP大鼠血清中代谢物进行定性分析,鉴定了血清中59种内源性物质,构建了OP大鼠的血清代谢谱,同时方法学考察表明该分析法具有较好的线性、精密度与稳定性。㈡利用建立的骨质疏松症血清代谢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判别模型,并筛选出潜在生物标记物,阐明其与骨量丢失机制之间的关系,为OP的骨量丢失机制研究及OP的治疗后评估提供有力信息;以选出的标记物为变量,考察雌激素给药后骨质疏松大鼠的病情变化,同时应用选出的标记物评价杜仲小复方给药后的骨质疏松症状,从代谢组学角度评价杜仲小复方的抗骨质疏松疗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