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影响PCOS患者诱排周期AI临床妊娠率的因素分析
【6h】

影响PCOS患者诱排周期AI临床妊娠率的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部分 影响PCOS患者COH-AIH临床妊娠率的因素分析

1.前言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入选标准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学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 一般资料

3.2 女性年龄

3.3 BMI

3.4 基础内分泌LH/FSH比值

3.5 hCG日子宫内膜厚度

3.6 治疗周期数

3.7 每周期输精次数

3.8 男性年龄

3.9 前向活动精子(a+b)总数

第二部分 影响PCOS患者COH-AID临床妊娠率的因素分析

1.前言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入选标准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学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 一般资料

3.2 女性年龄

3.3 BMI指数

3.4 基础内分泌LH/FSH比值

3.5 hCG日子宫内膜厚度

3.6 治疗周期数

3.7 每周期输精次数

第三部分 讨论

1.女性年龄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

2.BMI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

3.基础内分泌LH/FSH的比值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

4.子宫内膜厚度对妊娠的影响

5.AI治疗周期数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

6.每周期授精次数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

7.男性年龄对妊娠的影响

8.男性活动精子(a+b)总数对临床妊娠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影响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的因素分析

综述二 内膜病变对临床妊娠的影响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PCOS患者诱排周期AI临床妊娠率(CPR)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发现关键的影响因素,指导临床应用,从而获得更高的CPR。
  对象和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行诱导排卵+AIH或AID助孕的PCOS患者482例,共699个周期,对女方年龄、BMI、基础内分泌LH/FSH的比值、hCG注射日子宫内膜的厚度、行AI治疗的周期数及每周期授精次数等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还对AIH治疗中,男性患者年龄以及前向活动精子总数(a+b)等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次回顾性分析中PCOS患者共482例,共行699个AI周期,其中:
  1.行AIH(IUI)的患者172例,共231个周期,妊娠58个周期,周期CPR为25.1%。
  (1)女性平均年龄为28.76±3.57岁,年龄跨度为21~39岁。
  (2)女性患者年龄<35岁组的CPR(25.6%)高于≥35岁组(16.7%),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3)肥胖者占18.6%(43/231),BMI不同组间CP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MI<18.5 Kg/m2组、18.5~23 Kg/m2组、23~25 Kg/m2组和≥25Kg/m2组的CPR分别为23.8%、29.0%、16.3%和23.2%。
  (4)基础内分泌LH/FSH≥2的占2.6%(6/231),LH/FSH的比值<0.5组、0.5~1.0组、1.0~1.5组、1.5~2.0组和≥2.0组的CPR分别为18.6%、26%、22.9%、34.6%和16.7%,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5) 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为<8mm组CPR最低,仅为15.8%,在10~12mm组中CPR达到最高,为32.2%,CPR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间的CPR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
  (6) AIH第1,2,3,4治疗周期的CPR分别为23.4%、41.0%、25%和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4个周期的累积妊娠率为74.7%。
  (7)随着每周期输精次数的增加CPR逐渐增加,输精1次和2次的CPR分别为23.1%和27.7%,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8)男性年龄<35岁组和≥35岁组间CPR分别为25.3%和24.4%,无统计学差异(P>0.05)。
  (9) CPR随着前向活动精子(a+b)总数的增加而增加,<5×106/ml组、5~10×106/ml组和≥10×106/ml组的CPR分别为18.2%、25%和33.3%,≥10×106/ml组的CPR明显高于<5×106/ml组(P=0.037<0.05)。
  2.行AID(ICI)治疗的患者310例,共468个周期,妊娠119个周期,周期CPR为25.4%。
  (1) AID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7.91±3.38岁,年龄跨度为20~38岁。
  (2)女性患者年龄<35岁组的CPR(25.4%)高于≥35岁组(25%)。
  (3)肥胖者占12.6%(59/468),BMI不同组间CP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18.5 Kg/m2组、18.5~23 Kg/m2组、23~25 Kg/m2组和≥25Kg/m2组的CPR分别为22.6%、25.1%、27.2%和27.1%。
  (4)基础内分泌LH/FSH≥2的占0.9%(4/468),LH/FSH的比值<0.5组、0.5~1.0组、1.0~1.5组、1.5~2.0组和≥2.0组的CPR分别为29.4%、26.2%、24.8%、17.9%和25%。
  (5) 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为<8mm组中无临床妊娠的发生,在12~14mm组中CPR达到最高,为32.5%,hCG日子宫内膜厚度≥8mm后,CPR在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6) AID第1,2,3,4治疗周期的CPR分别为23.1%、27.7%、25%和29.0%,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4个周期的累积妊娠率为67.5%。
  (7)随着每周期输精次数的增加CPR逐渐增加,输精1次、2次和3次的CPR分别为12.5%、23.9%和33.0%,CPR在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进行COH-AIH治疗的PCOS患者中,女性年龄、BMI、LH/FSH比值、hCG日内膜厚度、治疗周期数(前4个周期)、授精次数及男性年龄均对CPR无明显影响;前向活动精子(a+b)总数影响CPR。
  2.进行COH-AID治疗的PCOS患者中,女性年龄、BMI、LH/FSH比值、治疗周期数(前4个周期)及授精次数均对CPR无明显影响;hCG日内膜厚度影响CPR。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