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节腔注射钛酸钙纳米颗粒在SD大鼠体内的分布及毒性效应
【6h】

关节腔注射钛酸钙纳米颗粒在SD大鼠体内的分布及毒性效应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1 前言

1.1 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临床应

1.2 钛酸钙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

1.3 磨损颗粒的形成

1.4 磨损颗粒引发组织多种生物学反应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SD大鼠来源

2.1.2 钛酸钙磨损颗粒来源

2.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2.1.4 试剂配制

2.2 方法

2.2.1 材料的准备及造模

2.2.2 实验动物分组

2.2.3 器官系数

2.2.4 血液生化指标

2.2.5 组织标本切片及染色

2.2.6 器官组织HE染色

2.2.7 膝关节Masson染色

2.3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磨损颗粒表征

3.2 器官系数及血液学指标

3.3 内脏组织HE染色

3.4 关节HE染色

4 讨论

4.1 磨损颗粒的形成

3.2 关节腔注射纳米颗粒后对内脏的影响

4.2 关节腔注射纳米颗粒后对膝关节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磨损颗粒的生物毒性作用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本实验通过关节腔注射钛酸钙纳米颗粒观察其在SD大鼠体内分布和毒性效应。
  方法:1.检测钛酸钙纳米颗粒的物理特性,包括使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和粒径分析仪。2.SD大鼠分为低浓度组:0.2mg/ml;中浓度组2mg/ml;高浓度组20mg/ml;对照组生理盐水。双侧膝关节腔分别注射100ul液体。隔天注射一次,总共注射4次后。密切观察。3个月后,记录体重,采集血液标本送检肝肾功能等相关血清指标。收集双侧膝关节标本;肺脏、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标本,称重。将组织标本做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
  结果:1.钛酸钙纳米颗粒粒径大小约50nm,短棒状或类圆形,纯度高,大颗粒团聚现象不明显。2.造模后大鼠短暂活动量减少,无明显其他异常行为。内脏器官发现有形态学改变,并发现有纳米颗粒沉积,血清检测中发现异常。提示钛酸钙纳米颗粒从关节腔局部弥散至远处靶器官。3.关节腔局部发现有纳米颗粒沉积于滑膜组织中,并改变滑膜组织形态。
  结论: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SD大鼠关节腔注射钛酸钙纳米颗粒在脏器和膝关节局部的潜在毒性效应。本实验的结果提示:滞留在关节腔的磨损颗粒对机体的生理功能有潜在的影响。关节置换术后的病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定期体检。传统内植物上的纳米表面涂层需要严格完善磨损颗粒的效应评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