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来半岛Sokor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及成矿预测
【6h】

马来半岛Sokor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及成矿预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铅锌矿研究概述

1.3.2 研究区前人工作概述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完成的工作量

1.6 取得的主要认识和成果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特征

2.2 区域地质特征

2.2.1 区域地层

2.2.2 区域构造

2.2.3 区域岩浆岩

2.2.4 区域矿产

3 矿区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层

3.1.1 地层分布情况

3.1.2 地层岩性特征

3.2 矿区构造

3.2.1 褶皱构造

3.2.2 断裂构造

3.3 矿区岩浆岩

3.4 围岩蚀变

4 矿床地质特征

4.1 Mason矿床

4.1.1 矿体地质特征

4.1.2 矿石特征

4.1.3 矿床围岩蚀变

4.1.4 成矿期及成矿阶段划分

4.2 Sg Among矿床

4.2.1 矿体地质特征

4.2.2 矿石特征

4.2.3 矿床围岩蚀变

4.2.4 成矿期及成矿阶段划分

4.3 矿床地质特征总结与对比

5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5.1 成矿物质来源

5.1.1 成矿及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5.1.2 元素组合特征

5.1.3 稀土元素特征

5.1.4 硫同位素特征

5.2 成矿流体特征

5.2.1 成矿流体物理化学特征

5.2.2 包裹体气液相成分特征

5.3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探讨

5.3.1 矿床成因

5.3.2 成矿模式

6 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

6.1 控矿因素

6.2 成矿规律

6.2.1 矿化规律

6.2.2 成矿规律

6.3 找矿预测

6.3.1 找矿标志

6.3.2 找矿预测

7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Sokor矿区位于马来西亚吉兰丹州丹娜美拉县境内,属于环太平洋金属成矿带西带,马来半岛中央金成矿带北段,是一个较大型的Pb-Zn-Au-Ag多金属矿田,其大地构造位置属喜马拉雅-特提斯构造带东段,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结合处。Mason矿床位于矿区南部,Sg Among矿床位于矿区东北端。
  论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矿区Mason铅锌多金属矿床及Sg Among铅锌多金属矿床为典型矿床,对比研究其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矿床成因,建立矿区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分析矿区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总结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指明找矿方向,对已发现的铅锌多金属矿床深边部及矿区外围进行了找矿预测研究。
  通过研究认为,Mason与Sg Among矿床地质特征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而言比较相似;二者的围岩和矿石成矿元素及微量元素组合特征方面相似,暗示矿床成因具相似性,围岩可提供部分成矿物质;稀土元素特征表明围岩及矿石物质来源为壳源,稀土配分模式曲线呈右缓倾斜,矿石中的负Eu异常表明二者成矿温度应低于250℃;矿石中硫同位素特征表明硫为岩浆硫,成矿物质主要源于岩浆;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二者成矿流体性质相似,为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流体,属于Ca2+-K+-Na+-Cl--SO42-型岩浆热水溶液,与Mason矿床相比,Sg Among矿床成矿流体温度、盐度、密度更偏低;综合对比SgAmong矿床与Mason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认为Mason矿床成因类型为沿凝灰质千枚岩与大理岩层间破碎带充填交代的岩浆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床,Sg Among矿床成因类型为充填于F5断裂次级破碎带的远源岩浆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可分为初始富集期、构造-岩浆活动期、循环聚集期;通过分析矿区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总结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认为矿区已知矿体深边部及矿区外围具较好的找矿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