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光动力疗法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及机制
【6h】

光动力疗法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及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MTT细胞毒性实验

3.1.1 Photosan介导的PDT对GIST-T1细胞及WI-38细胞的杀伤作用

3.1.2 Photosan介导的PDT与纳米化Photosan介导的PDT对GIST-T1细胞杀伤效果的比较

3.2 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Photosan光敏剂与纳米化Photosan光敏剂介导的PDT对GIST-T1细胞杀伤效果及其杀伤机制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进展及光动力治疗应用可行性探讨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1、探索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GIST-T1)有无特异杀伤作用;
  2、比较普通Photosan及纳米化Photosan介导的PDT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杀伤效果的差异;
  3、初步研究纳米化Photosan以及普通Photosan介导的PDT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杀伤的作用机制。
  方法:
  1、MTT法检测普通Photosan介导的PDT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GIST-T1)及成纤维细胞(WI-38)的杀伤作用(细胞死亡率);
  2、MTT法分别检测普通Photosan及纳米化Photosan介导的PDT对GIST-T1细胞的杀伤效果;
  3、流式细胞计数法进一步观察上述两种光敏剂介导的PDT对GIST-T1细胞的杀伤效果,并初步确定PDT引起GIST-T1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
  结果:
  1、MTT法结果显示在同样的条件(光敏剂浓度、孵育时间、光照剂量)下Photosan-PDT引起GIST-T1细胞死亡的效果比WI-38更明显,具有特异性(P<0.5);
  2、MTT法结果显示普通Photosan及纳米化Photosan介导的PDT均对GIST-T1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P<0.05),而后者的杀伤作用更强(P<0.05);
  3、光动力疗法的杀伤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与光敏剂的孵育时间、光敏剂的浓度及光照剂量均呈正相关的关系。两种光敏剂最佳作用参数不一致。从两种光敏剂所需的最佳作用参数(光敏剂浓度更低,孵育时间更短、光照剂量更少等)分析,纳米化Photosan介导的PDT对GIST-T1细胞的作用效果更明显、有效;
  4、通过流式细胞计数实验显示,普通Photosan及纳米化Photosan分别介导的PDT,在应用纳米化Photosan的最佳作用参数时,后者对GIST-T1细胞的杀伤效果明显强于前者(P<0.05),光敏剂自身对细胞的毒性更低,而两者引起GIST-T1细胞死亡的途径均以诱导凋亡为主。
  结论:
  1、在体外实验中,光动力疗法对GIST-T1细胞具有特异的杀伤作用;
  2、光动力疗法对GIST-T1细胞的杀伤效应在一定范围内与光敏剂的孵育时间、光敏剂的浓度及光照剂量均呈正相关的关系;
  3、纳米化Photosan与普通的Photosan介导的PDT比较,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光敏剂的孵育时间、光敏剂的浓度及光照剂量)其杀伤GIST-T1细胞的效果更强,并且达到有效治疗浓度的速率更快,自身的细胞毒性更低,安全性更高;
  4、在体外,光动力疗法引起GIST-T1细胞死亡的途径主要以诱导细胞凋亡为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