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6h】

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评估标准以及术前和术后检查

1.4 治疗方式

1.5 ICG造影技术和方法

第二章 结果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份-2014年4月份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手术中行ICG造影的1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行CTA或DSA检查,分离显露动脉瘤后先行ICG荧光造影以确认动脉瘤的大小,指向,瘤颈宽窄以及穿支血管并与术前CTA或DSA比较。夹闭动脉瘤后再次行ICG荧光造影,查看动脉瘤颈是否残留,载瘤动脉是否狭窄或闭塞,穿支血管是否狭窄或闭塞。根据造影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调整动脉瘤夹的位置、是否需要辅助行动脉瘤包裹术。术后复查DSA或CTA与术中ICG造影结果相比较。
  结果:14例动脉瘤中发现穿支血管狭窄需要调整动脉瘤夹位置的有1例,夹闭不全需增加动脉瘤夹1例,动脉瘤颈残留1例,夹闭加包裹1例。14例中有13例(92.9%)动脉瘤术前DSA或CTA造影与夹闭前ICG造影吻合。14例动脉瘤术中ICG血管造影和术后DSA或CTA信息符合的有13例(92.9%)。术中ICG造影辅助发现动脉瘤1例。7例前交通动脉瘤造影效果相对较好。
  结论:ICG荧光血管造影在大部分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中,在夹闭前造影可以从术野显露的范围内大致判断动脉瘤的形态、大小、指向、瘤颈情况及相邻穿支血管的起始走行;在夹闭后造影可以判断动脉瘤颈是否有残留、载瘤动脉是否狭窄或闭塞以及穿支血管是否狭窄或闭塞,对手术提供指导意义。ICG造影有辅助发现动脉瘤的作用。ICG造影的效果与动脉瘤的部位有关系。ICG造影使用简便、安全、可重复。ICG造影也有穿透力弱、易受干扰的缺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