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窥镜辅助下经颈动脉三角松解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垂直脱位
【6h】

内窥镜辅助下经颈动脉三角松解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垂直脱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影像学测量

2.3 手术方法

2.4 术后处理

2.5 随访方法

2.6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术前术后临床评分比较

3.2 影像学参数评价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一 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治疗

综述二 颅底凹陷症的诊断和治疗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经颈动脉三角松解复位联合后路内固定术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垂直脱位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综合的评估。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行前路内窥镜辅助下经颈动脉三角松解复位联合后路内固定术治疗的难复性寰枢关节垂直脱位患者15例,男性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0.4岁(34-63岁),其中原发性寰枢关节垂直脱位的患者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 Score,VAS),颈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Japanese0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以及美国脊柱损伤协会神经功能分级(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评估患者术前、术后颈椎局部疼痛及颈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分析术前术后X线颈椎正侧位片、张口位、ComputedTomography(CT)、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影像学资料,测量手术前后齿突超过Chamberlain线值、齿突超过McRae线值、Wackenheim clival线值、Klaus高度指数及延脊髓角度。并观察术后植骨融合状况。所有数据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4.9月(18~46月),术前颈脊髓功能JOA评分由平均8.93±0.51分(7~12)提高到术后3月13.32±0.46分(11~17)和术后12月14.60±0.42(12~17),改善率分别为61.9%和71.3%,末次随访时为14.93±0.26(13~17),改善率为74.6%。VAS评分由术前平均5.40±0.32分(4~7),降低到术后3月的1.73±0.18分(1~3)和术后12月的1.66±0.16分(1~3),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为1.67±0.16分(1~3)。术前ASIA评分B级2例、C级10例、D级3例,术后ASIA评分较术前提高1~2级,其中C级1例,D级9例,E级5例,末次随访时D级9例,E级6例。
  患者术前齿状突最高点高于McRae线平均3.37±0.58mm(2~7mm),,术后下降到平均-4.27±0.63mm(-9~1mm),末次复查时为-4.07±0.62mm(-9~1mm);齿突高于Chamberlain线平均7.84±0.93mm(4~18 mm),平均0.80±0.70mm(-2~5mm),末次随访时为0.93±0.47mm(-2~5mm);术前Wackenheim线为平均2.33±0.92mm(-2~9mm),术后为-3.27±0.72mm(-10~0mm),末次复查时为-3.20±0.67(-9~0mm);Klaus高度指数术前21.60±1.59mm(13~31mm),术后变为45.53±2.07mm(30~60mm),末次随访为末次随访时变为颈延髓角由134.40±2.86°(122°~154°)改善到156.00±1.70°(147°~170°),末次随访时为155.00±1.79°(145°~170°)。末次随访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获得明显改善,无感染、内固定断裂失败等发生,均获骨性融合。
  结论:内窥镜辅助下经颈动脉三角松解复位、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垂直脱位的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