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MUC1靶向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的构建及体外评价
【6h】

MUC1靶向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的构建及体外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写词表

前言

第一章 靶向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的制备和表征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1.2 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VRL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2 NP/VRL的制备

2.3 Apt-NP/VRL的制备

3 讨论

3.1 Apt-NP/VRL的制备工艺

3.2 DSPE-PEG2000-Apt的表征

3.3 Apt-NP/VRL的结构

4 小结

第二章 靶向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的细胞摄取研究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1.2 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细胞培养

2.2 细胞表面MUC1蛋白表达的检测

2.3 Apt-NP/Cou-6的制备与表征

2.4 细胞摄取Apt-NP/Cou-6的定性考察

2.5 细胞摄取Apt-NP/Cou-6的定量考察

3 讨论

3.1 细胞表面MUC1蛋白的检测

3.2 Cou-6示踪纳米粒的可行性分析

3.3 S2.2的靶向介导作用

4 小结

第三章 靶向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1.2 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细胞培养

2.2 Apt-NP/VRL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2.3 适配体密度对靶向性的影响

3 讨论

3.1 MUC1作为肿瘤递药的靶标

3.2 Apt-NP/VRL的靶向抗肿瘤活性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肿瘤递药的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主动靶向制剂是抗肿瘤药物新剂型研究的主要方向,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Lipid-polymer hybrid nanoparticle)是一类基于脂质体和聚合物纳米粒发展的新型载药系统,在肿瘤靶向给药方面优势独特。MUC1蛋白是大多数肿瘤细胞表面异常表达的糖蛋白,是一种广谱肿瘤靶标分子。本课题以核酸适配体(Aptamer,Apt) S2.2作为靶向配体,难溶性抗肿瘤化合物长春瑞滨(Vinorelbine,VRL)作为模型药物,采用自组装法构建载药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Apt-NP/VRL)用于表达MUC1蛋白的肿瘤细胞靶向递药。通过制备不同S2.2密度的Apt-NP/VRL,研究表面S2.2密度对纳米粒制剂特性及靶向作用的影响。
  二、方法与结果:
  1.靶向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的制备和表征
  以VRL作为模型药物,大豆卵磷脂、DSPE-PEG2000-COOH和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载体材料,采用自组装法构建载药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NP/VRL)。首先评价处方中影响制剂学特性的关键因素,再以正交设计优化NP/VRL处方。利用3'末端氨基修饰的核酸适配体S2.2(Apt)与DSPE-PEG2000-COOH键合生成DSPE-PEG2000-Apt。在优化处方的基础上,固定DSPE用量,通过调节DSPE-PEG2000-Apt与DSPE-PEG2000-COOH的比例制备不同适配体密度的纳米粒(Apt-NP/VRL)并对其进行表征。
  正交设计优化的处方为脂质占PLGA的15%,DSPE-PEG2000-COOH占脂质的60%,药载比15∶100,PLGA浓度为8mg·mL-1,水相有机相体积比为1∶2。本文共制备了6种Apt密度的纳米粒,根据DSPE-PEG2000-Apt占DSPE总量的摩尔比例分别记作Apt0-NP/VRL、Apt0.5-NP/VRL、Apt1-NP/VRL、Apt2-NP/VRL、Apt5-NP/VRL、Apt10-NP/VRL。X射线光电子能谱证明Apt成功键合在纳米粒表面。透射电镜观察Apt-NP/VRL形态呈规则的球形,表面光滑圆整。Apt密度对纳米粒的粒径、粒径分布、zeta电位等制剂特性无影响。Apt-NP/VRL的粒径为128.1~166.5 nm,zeta电位为-23.7~-31.6 mV,包封率为50.42~57.88%。纳米粒在PBS(pH7.4)溶液中132 h累积释药小于50%,具有缓释性。
  2.靶向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的细胞摄取研究
  采用流式细胞术筛选人乳腺癌细胞MCF-7作为MUC1阳性细胞,人肝癌细胞HepG2作为MUC1阴性细胞。以荧光染料香豆素-6(Cou-6)为探针研究摄取行为。采用荧光显微镜定性观察Apt10-NP/Cou-6和Apt0-NP/Cou-6对细胞的选择性。采用酶标仪测定细胞的荧光强度,定量考察不同Apt密度纳米粒的细胞摄取率,评价纳米粒的靶向性并研究适配体密度对选择性摄取的影响。
  结果表明,Apt-NP/Cou-6的粒径分布、zeta电位等与Apt-NP/VRL一致,且Cou-6在PBS(pH7.4)溶液中24 h内累积泄漏量小于5%,说明Apt-NP/Cou-6可示踪纳米粒的体内或细胞跨膜转运行为。荧光显微镜显示纳米粒可在1 h内进入细胞质,MCF-7细胞对Apt10-NP/Cou-6的摄取率高于Apt0-NP/Cou-6,说明Apt-NP/Cou-6与MUC1蛋白的特异性结合有利于纳米粒的摄取。未表达MUC1蛋白的HepG2细胞对Apt10-NP/Cou-6的摄取低于Apt0-NP/Cou-6,可能与Apt增加纳米粒负电性有关。MCF-7细胞和纳米粒共同孵育1h后,与Apt0-NP/Cou-6相比, Apt0.5-NP/Cou-6、Apt1-NP/Cou-6、Apt2-NP/Cou-6、Apt5-NP/Cou-6、Apt10-NP/Cou-6的细胞摄取率由(11.6±1.2)%分别增至(15.7±1.4)%、(16.8±0.7)%、(18.8±2.3)%、(23.9±3.8)%、(24.6±4.6)%。说明增加纳米粒表面S2.2的修饰密度,纳米粒的靶向性增强。
  3.靶向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性,考察Apt-NP/VRL的细胞毒性,评价Apt-NP/VRL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Apt-NP/VRL对MUC1阳性细胞的活性抑制高于对照细胞,Apt0.5-NP/VRL、Apt1-NP/VRL、Apt2-NP/VRL、Apt5-NP/VRL、Apt10-NP/VRL对MCF-7细胞的抑制率分别是HepG2细胞的1.3、1.5、1.6、1.5、1.7倍。提示Apt-NP/VRL可以特异性地识别并杀伤MUC1阳性细胞。
  分别制备一系列VRL浓度的Apt-NP/VRL溶液,与MCF-7细胞共同孵育24 h,测定Apt-NP/VRL的IC50值,研究适配体密度对靶向抗肿瘤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2.2的修饰密度增加,纳米粒的细胞毒性逐渐增强(p<0.05)。与非靶向纳米粒Apt0-NP/VRL相比,靶向纳米粒Apt0.5-NP/VRL、Apt1-NP/VRL、Apt2-NP/VRL、Apt5-NP/VRL、Apt10-NP/VRL的IC50值由(21.3±0.2)μg·mL-1分别减小至(19.2±0.1)、(15.4±0.2)、(10.3±0.2)、(8.7±1.0)、(7.2±0.4)μg· mL-1。
  三、结论:
  以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为载体包载VRL,表面修饰靶向MUC1蛋白的核酸适配体S2.2可构建主动靶向递药系统(Apt-NP/VRL)。Apt密度对纳米粒的粒径、粒径分布、zeta电位等无影响。Apt-NP/VRL体外释药具有缓释性,可特异性地结合MUC1阳性细胞。随着S2.2密度的增加,Apt-NP/VRL的细胞摄取增加,对阳性细胞的杀伤性增强。Apt-NP/VRL可实现MUC1阳性肿瘤细胞靶向递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