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公共组织福利腐败的表现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6h】

我国公共组织福利腐败的表现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引 言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思路及结构安排

1.5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第二章 公共组织福利腐败的定义、特征及本质

2.1 公共组织

2.1.1 公共组织的内涵

2.1.2 公共组织的类型

2.2 福利腐败

2.2.1 腐败的内涵及分类

2.2.2 从福利到福利腐败

2.3 公共组织福利腐败

2.3.1 公共组织福利腐败的定义及分类

2.3.2 公共组织福利腐败的特征

2.3.3 公共组织福利腐败的本质

2.4 治理公共组织福利腐败的必要性

2.4.1 治理公共组织福利腐败是缩小贫富差距的客观要求

2.4.2 治理公共组织福利腐败是合理配置社会公共资源的前提

2.4.3 治理公共组织福利腐败是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利器

2.4.4 治理公共组织福利腐败是国有资产增值的保障

2.4.5 治理公共组织福利腐败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法宝

第三章 我国公共组织福利腐败的表现及其成因分析

3.1 公共组织福利腐败的表现

3.1.1 公共企业福利腐败的具体表现

3.1.2 政府组织福利腐败的具体表现

3.2公共组织福利腐败产生的主观原因

3.2.1 个人主义思想的存在

3.2.2 谋求私利的趋利性

3.2.3 人的理智并非完美无缺

3.3公共组织福利腐败产生的客观原因

3.3.1 新旧体制转型期产生的负面效应

3.3.2 监督制约机制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乏

3.3.3 信息和权力不对称

3.3.4 非市场定价是公共企业福利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

第四章 我国公共组织福利腐败的治理对策

4.1 思想建设

4.1.1 加强社会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4.1.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4.2 反腐倡廉法律法规建设

4.2.1 完善反腐倡廉法律法规

4.2.2 对福利腐败分子实施“零容忍”政策

4.3 制度和机制建设

4.3.1 实行政务公开法制化、建立公开透明的权力运作程序制度

4.3.2 改革现有国家收入分配制度

4.3.3 完善现有的引入竞争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腐败现象比较复杂,反腐败工作也显得格外关键。学者们从政治学、经济学、制度等多个角度对中国转型期腐败和反腐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看法,但是,已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官员滥用职权、贪污贿赂、假公济私等显性的“个体性”腐败问题上,专门针对隐蔽性较强的公共组织福利腐败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尚未形成系统,显得有些许欠缺。本文在查阅、分析大量文献资料,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公共组织理论和福利腐败的已有研究,对公共组织福利腐败的内涵、类型、特征、本质、表现及成因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治理对策。
  本文认为公共组织福利腐败是指公共组织即政府组织和公共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假借福利之名,从所工作的单位、组织、部门及权限所能涉及的范围内获得免费或低于成本价的产品、服务等超国民待遇的一种灰色腐败行为现象,主要包括政府组织福利腐败和公共企业福利腐败两种类型。公共组织福利腐败具有一般腐败所具备的基本要素,但又不同于一般性质的腐败,它具有内生性、隐蔽性、传染性、排他性、顽固性和可控性的特征,本质上其实就是著名教授曼瑟尔·奥尔森所说的“分利联盟”现象。
  福利腐败普遍存在于中国广大的公共组织部门,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对中国政府而言,治理公共组织福利腐败显得十分必要,它不仅是合理配置社会公共资源、缩小贫富差距的前提,同时还是国有资产增值、消除权力寻租行为、增强企业活力、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纠正社会择业倾向的保障和基础。公共组织福利腐败在中国的产生及不断蔓延,不仅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根源,不仅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中国治理公共组织福利腐败主要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思想建设方面。加强社会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的舆论环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2、反腐倡廉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完善反腐倡廉法律法规,对福利腐败分子实施“零容忍”政策;3、制度和机制建设方面。实行政务公开法制化、建立透明公开的权力运作程序制度,规范价格听证制度、建立健全审计监管制度,改革现有国家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现有的引入竞争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