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修·刘易斯《修道士》中安布罗斯的毁灭性欲望
【6h】

马修·刘易斯《修道士》中安布罗斯的毁灭性欲望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Ambrosio’s Neglected Desire:Disguised Superego

1.1 To be“Man of Holiness”

1.2 Innocence of Sexuality

Chapter Two Ambrosio’s Repressed Desire:Imbalanced Ego

2.1 Reconciled Personal Desire under External Constraints

2.2 Reconciled Personal Desire within Internal Constraints

Chapter Three Ambrosio’s Erupted Desire:Crazy Id

3.1 The Insuppressible Desire

3.2 The Unbridled Release of Wild Id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致谢

Informative Abstract in Chinese

Résuméand Publications since Entering the Program

展开▼

摘要

马修·刘易斯的《修道士》对人物心理描写的细腻和深刻使其能从“通俗”小说走向“经典”小说。小说不仅详细地描述了主人公,即修道院院长安布罗斯走向毁灭的全过程,而且还将他那隐秘曲折、复杂微妙的深层心理世界淋漓尽致地和盘托出,从而使读者清晰地窥见到安布罗斯在每一次命运的重要抉择关头所伴随的心理骚动和变化。《修道士》中安布罗斯内心活动实际经历了从被忽略的欲望、压抑和顺从的欲望到最后欲望爆发的过程。本文着重探讨的欲望为安布罗斯作为一个正常人的与生俱来的生理需求以及作为一个成年男性所具有的正常的性欲望。作为修道院院长,安布罗斯那与生俱来的世俗需求和个人欲望被长期压抑,三十年的清修生活让他不知男女之爱为何物,三十年的与世隔绝使他冷漠残忍。他舍弃个人自由,死守于修道院内;他拒绝美好的友情和真挚的爱情,甚至将它们无情打压。这些都为后来他的犯罪埋下隐患。安布罗斯在压抑自我欲望的过程中,对现实条件做出了暂时的妥协。因为在这一阶段,根深蒂固的社会规约和宗教规范在安布罗斯的内心占了上风,在经历了痛苦地心理挣扎后,他选择了顺从。然而在经历了短暂顺从后,安布罗斯内心积聚的欲求却达到顶点。内心纠结过后,安布罗斯在饥渴的欲望与道德和人性的斗争中,形成了他扭曲的人格,以至于犯下了强奸、乱伦、弑母等一些不可饶恕的罪孽,甚至最后把灵魂出卖给魔鬼撒旦,走上了自我毁灭之路。
  本文拟用弗洛伊德“三我”理论来分析安布罗斯走向毁灭的症结所在。弗洛伊德认为,拥有一个有着平衡协调作用的自我有助于形成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有益无害的健全人格,反之,则容易走向两个极端,非残忍冷漠即冲动鲁莽。最初的安布罗斯生活在伪造的超我状态中,为了做好大家所称颂的“神圣的人”,他严格遵守着宗教规约,拒绝任何世俗情感,从而导致自己与女性绝缘,更不懂男女之情,他成为了冷漠无情的宗教执行者。然而,本我总是不断地努力着寻找满足和发泄,它们最终必须找到某种表现的形式,不管是间接的还是扭曲的。安布罗斯那长期被极度压抑的本我欲望达到极限以后,最终以扭曲的表现形式爆发出来。受万众敬仰的“神圣的人”最终转变为了万人唾弃的“恶魔”。
  因此自我协调作用出现失衡使安布罗斯先后经历了后两种极端人格,残忍冷漠和冲动鲁莽,最终导致了他的个人悲剧,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论文试得出以下结论:社会规范,宗教规约和道德约束对个人欲望的过度压抑所导致的欲望反弹是安布罗斯自我毁灭的症结所在。因此,个人欲望的满足和一己幸福的追求,是有必要在能够得到合情合理释放的情况下适度地与现实规范做出妥协,这于社会于个人都利大于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