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日本高校技术转移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6h】

日本高校技术转移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目的和意义

1.3 高校技术转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2章 日本高校技术转移概述

2.1 日本高校技术转移的产生发展与运行机制

2.2 日本高校技术转移的法律政策

2.3 日本高校技术许可机构

2.4 承认TLO的运营模式及其发展变化

2.5 日本高校TLO的作用与发展方向

第3章 日本高校技术转移的典型模式

3.1 内部组织型TLO

3.2 外部单一型TLO

3.3 外部广域型TLO

第4章 日本高校技术转移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4.1 中国高校技术转移现状与问题

4.2 日本高校技术转移经验总结

4.3 日本高校技术转移对中国的启示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全球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产业技术革新已经成为各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在此背景下,高校在基础研究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凸显,高校等研究机构创造的技术成果成为了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重要科技资源。虽然,高校作为基础研究的重要部分,积累了大量科研技术成果,但往往缺乏有效的途径来实现研究成果的市场化、产业化,并为高校创造知识产权收益;对于企业,科学技术即是生产力,企业对于科学技术的渴望都很强烈,但大多数企业都受限于资金成本、时间成本、专业研究人才等,缺乏足够的科研能力,即使是一些已有研究成果的消化吸收,大多数企业对于消化吸收这个漫长并且高风险的过程也缺乏承受能力。当高校和企业都面临两难时,技术转移机制为校企连带合作提供了契机,而对技术转移的研究也由此具有了重要意义。
  通过《大学等技术转移促进法》等一系列技术转移方面的立法与政策,日本高校技术转移机制取得了重大成效。尽管我国早在90年代初期便开始着手相关的立法活动,鼓励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但是我国的技术转移事业一直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技术转移机制还需要发展完善。
  本文结合日本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法律政策,从日本高校TLO的典型代表出发进行实证分析,探讨日本高校技术转移与产官学连带机制,以及技术转移相关法律的发展进程中,日本高校TLO的组织形态、机构设置、技术转移模式等的发展变化。并且,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讨论法规、政策与技术转移的关系,总结日本高校技术转移与产官学连带的成功经验以供我国借鉴,以期促进我国高校技术转移事业的发展,完成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使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