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刑事案例指导制度之完善——以同案同判为切入点
【6h】

刑事案例指导制度之完善——以同案同判为切入点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构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应然层面:案例指导制度有利于实现同案同判

2.1 案例指导制度的基本内容

2.2 同案同判之界定

2.3 案例指导制度能够实现同案同判

第3章 实然层面:刑事案例指导制度未能实现同案同判

3.1 实证调研基本情况

3.2 刑事案例指导制度实施现状及其表现

第4章 原因之维:刑事案例指导制度实施的制约因素

4.1 未集中编纂指导性案例

4.2 类似案件的判断标准缺失

4.3 刑事指导性案例的效力模糊

第5章 应对之道:刑事案例指导制度制约因素之消解

5.1 建立刑事指导性案例数据库,加强法官培训

5.2 探索类似案件的判断标准

5.3 强化刑事指导性案例的约束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关于刑事案例指导制度实施状况的调查问卷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频繁曝光的同案不同判现象逐渐引起社会公众的极大关注,这严重侵蚀了司法裁判的权威性与公信力。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建立了案例指导制度,并发布了一系列指导性案例。从应然层面看,案例指导制度有助于遏制同案不同判现象,实现同案同判。然而,实证调研发现,刑事案例指导制度并未得到有效实施,其功能也未能充分发挥。主要原因包括未集中编纂指导性案例且法官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刑事案例指导制度、类似案件的判断标准缺失以及刑事指导性案例效力模糊等方面。为此,应当建立刑事指导性案例数据库以方便法官查找案例,加强法官培训使其准确认识和执行刑事案例指导制度;探索建立类似案件的判断标准,使其知晓何时应当参照指导性案例;明确赋予刑事指导性案例以强制性约束力,促使法官自觉执行刑事案例指导制度。此外,同案不同判现象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因此,应更加注重个案的公正性,而非此案与彼案裁判结果的公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