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Svensson模型的中国基准收益率曲线研究
【6h】

基于Svensson模型的中国基准收益率曲线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结构安排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 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概述

2.1 利率期限结构与收益率曲线

2.2 利率期限结构的静态估计方法

2.3 利率期限结构的动态估计方法

第3章 我国债券市场和基准利率的现实考察

3.1 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

3.2 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瓶颈

3.3 我国基准利率和基准收益率曲线选择

第4章 我国基准收益率曲线的拟合与分析

4.1 模型选择和数据说明

4.2 我国基准收益率曲线拟合

4.3 我国基准收益率曲线的静态分析

4.4 我国基准收益率曲线的动态分析

第5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收益率曲线在宏观调控、产品定价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卓越价值早已为理论界和经济管理部门所公认,中国因为长期实行利率管制,该领域的学术研究缺乏合适的氛围和实践需求推动,处于相对滞后状态,目前实践已经走在理论的前面。虽然适应全面市场经济的现代金融运行体制机制尚待完善,但是利率市场化已渐入佳境,债券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衍生品市场也风起云涌,巨大的经济体量使中国融入世界和世界关注中国的势头不可逆转。建立基准收益率曲线为经济管理和各方参与主体提供权威公允信息来源成为当务之急。与此同时曲线建构所需的市场流动性、结构期限等数据要求也形成倒逼机制,反过来为市场发展提供动力。
  本文首先基于为构建基准收益率曲线寻找合适数据源的特殊视角对我国债券市场30余年的风雨历程进行深刻考察回顾,对繁芜丛杂的收益率体系展开深入剖析对比。基于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提炼出的无风险性、流动性充裕、信息连续实时可得、高期限覆盖率、基于资金供求等通行口径认定我国银行间附息式固定利率国债价格信息的核心基准利率载体功能(收益率光谱体系中枢地位)终将凸显。在艰苦细致的样本国债逐日交易信息整理工作基础上,本文着手采用兼顾高精度与高保形性且历经市场各方反复验证NSS模型正式估计我国基准收益率曲线,其拟合逻辑为通过非线性回归估计出模型待估参数以使样本国债理论与实际定价误差平方和最小化,实证结果表明所构建曲线拟合精度较高且具有明显趋势性(无陡峭化起伏),整体性能符合后续研究要求。利用该曲线求出样本周期内各关键期限名义即期收益率并探索分析其主要静态统计特征,发现其基本与同期经济事实符合,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分析曲线运行动态特征,结论为水平及斜度因子对即期收益率曲线运动解释力度为79.856%、10.694%,该数据与欧美成熟债券市场旗鼓相当;而由于我国债券市场特殊阶段特征及畸形风险博弈机制,曲度因子占比略低,相信随着我国债券市场广度和深度扩展,其解释比例将日益与外国经验趋同。
  最后,针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确立“基准收益率曲线”市场化“锚”地位的瓶颈,提出强力健全做市商制度、有序铺开券款对付结算实现银行间与交易所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及协调良性互动、优化和丰富投资者层次及券种期限覆盖,培育充分匹配债券市场利率风险的多元化衍生品市场以期货化指数型国债即期收益率曲线,同时以此为契机多角度深度挖掘基准收益率曲线终端应用场景等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