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舆情危机形成机理及其治理研究
【6h】

网络舆情危机形成机理及其治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的理论分析

2.1 网络舆情危机的界定、类型和特点

2.2 网络舆情危机的危害

2.3 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的理论基础

第3章 网络舆情危机形成演化机理分析

3.1 网络舆情危机的影响因素

3.2 网络舆情危机的形成演变周期

3.3 网络舆情危机形成演变周期中各影响因素的作用

3.4网络舆情危机形成演变机理及个案举例

第4章 我国网络舆情危机治理存在的问题

4.1 公共理性缺失,危机治理价值选择不明

4.2 制度理性薄弱,网络舆情危机治理制度保障不够

4.3 工具理性滞后,网络舆情危机治理技术支撑不足

第5章 网络舆情危机治理对策分析

5.1明确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的价值选择

5.2完善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的制度保障

5.3丰富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的工具支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对网络舆情危机形成机理及其治理进行了研究。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与攻坚期,社会转型发展致使各类矛盾和利益冲突进一步积聚和凸显。随着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因各类高频突发事件衍生的新闻报道、网民态度和观点等网络舆情已然成为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晴雨表与放大器,网络舆情危机不断涌现,给政府治理带来极大挑战。如何有效应对和处置网络舆情危机,已成为当前我国政府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务。网络舆情是公众对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某些公共事件的发展与变化所持有的态度的一种表现。网络舆情危机就是在网络空间中,多数人支持的舆情形势占据主导地位并对社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的现象。网络舆情危机分酝酿潜伏期、加速上升期、稳定成熟期和衰退淡化期四个阶段,在演化过程中受网络媒介环境、社会结构压力、触发性事件以及政府监管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网络舆情危机周期各阶段交织作用,推进了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关注网络舆情危机治理,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的的表现为:公共理性缺失、网络舆情危机治理价值选择不明,制度理性薄弱、网络舆情危机治理制度保障不够,工具理性滞后、网络舆情危机治理技术支撑不足等。网络舆情引发的问题已经引起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今后一定时间要加强网络舆情危机治理,重点要明确价值选择、完善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的制度保障、丰富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的工具支撑等层面下功夫。互联网为人们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空间,不论是传统媒体时代,还是新兴的互联网时代,舆论自由是一个无法避开的问题。网络舆情作为科技进步和民主发展相结合的文明成果,已然成为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舆情场域。加强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建立健全网络信息沟通机制,完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是今后网络舆情危机治理不断深化的重要领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