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和谐社会视域中的健康公平探讨
【6h】

和谐社会视域中的健康公平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现有国内外健康公平文献简单述评3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

四、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健康公平概述

第一节 健康与健康公平

第二节 绝对健康公平与相对健康公平

第二章 我国健康公平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现阶段绝对健康公平的特点及问题

第二节 现阶段相对健康公平的特点及问题

第三章 健康公平的国际经验借鉴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健康公平经验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健康公平经验

第四章 中国特色的健康公平保障路径

第一节 绝对健康公平的保障

第二节 相对健康公平的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获奖论文以及助研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健康公平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内容,然而由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又造成了健康的极大不公平。因而长期以来,健康公平问题一直是卫生改革和发展所关注的重点,并已成为国际卫生政策的主要方向。在我国,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由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过度市场化倾向、政府责任缺位和伦理缺失,上一轮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违背了卫生事业发展基本规律”,看病贵看病难屡遭诟病,健康不公平问题日臻突出。
  引入“绝对性与相对性”这对矛盾关系,把健康公平界定为绝对健康公平和相对健康公平,更易于从宏观上把握健康公平、从微观上践行健康公平。绝对健康公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体人群无条件享有的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其实质是医疗卫生领域的底线公平,体现了健康权人人享有原则以及人们在享有时人人平等的原则;相对健康公平就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在满足了基本需要基础之上,人们享有的具有合理差距的医疗保障,它蕴涵着合理差等原则。由此,健康公平实现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相对健康公平不断向绝对健康公平转化的永无止境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绝对健康公平得以不断地拓展和深化,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人民收入多层次性,具有合理差距的健康需求也得以保障。
  我国现阶段绝对健康公平的特点及问题表现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碎片化且覆盖面较窄、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基本医疗保障中政府出资不足、农村绝对健康公平现状令人堪忧等方面。而我国在相对健康公平方面的特点及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居民健康状况,卫生服务的筹资、提供、需求和利用等方面在城乡、地区之间的不合理差距上。立足国情、借鉴国际经验,要实现绝对健康公平就应当构建基于一体化价值目标的基本医疗保障体制、基于公益性价值目标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基于均等化价值目标的公共卫生体制,要实现我国相对健康公平就应当强化地方政府责任、健全政府社会多重监管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