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下肢缺血同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现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6h】

下肢缺血同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现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主要缩略语英文索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LLIPerC对心肌IR后NR现象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技术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LLIPerC对NR心肌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硕士期间发表、待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用下肢缺血同处理(lower limb ischemia perconditioning,LLIPerC)的方法,干预SD大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过程,观察LLIPerC对no-reflow现象的影响,研究炎症反应在NR现象中的作用。
  方法:4个月龄、300-450g的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Sham)、阳性对照组(IR)和下肢缺血后处理组(LLIPerC)。以0.2%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气管插管行辅助呼吸。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完成60分钟的结扎和90分钟的放松处理后,注射Evan’s蓝区分缺血区和非缺血区,硫磺素S区分复流区和NR区;TTC染色区分心脏梗死区和非梗死区;BL-420生物信息采集仪检测心脏功能;组织切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IL-6及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评估炎症反应。
  结果:LLIPerC组和Sham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梗死面积、NR面积、中性粒细胞聚集、MDA、IL-6和MPO的释放量明显少于阳性组(P<0.05),与阴性组比,LLIPerC组心肌梗死面积、NR面积、MDA、MPO和IL-6释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LLIPerC明显减少IR所致心肌梗死及NR面积、中性粒细胞聚集、MDA、IL-6及MPO的释放。LLIPerC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对抗心脏IR损伤,产生心脏保护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