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6h】

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主要的中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前 言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2.1实验对象

2.2主要试剂

2.3 实验仪器

2.4实验方法

2.5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各实验组大鼠的心率及心电图表达特点

3.2.各实验组大鼠血清中CK-MB、CK、LDH浓度的变化特点

3.3.各实验组大鼠心肌细胞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特点

3.4.各实验组大鼠心肌细胞中线粒体等超微结构变化特点

第4章 讨 论

4.1动物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4.2 RLIPOC对大鼠心肌I/R心律失常的影响

4.3 RLIPOC对大鼠心肌I/R血清CK、CK-MB、LDH活性的影响

4.4 RLIPOC 减轻大鼠心肌 I/R 心肌细胞炎症反应和心肌细胞损伤与坏死

第5章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述: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对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及进展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完成、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心电图变化、检测血清 CK-MB、CK、LDH浓度变化、观察心肌组织的形态及细胞内线粒体等超微结构变化,探讨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对心肌存在的保护作用。
  方法:选用健康的SD大鼠(雌雄不限、2-3月龄、体重250-350g)来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成三个实验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组(即I/R组+RLIPOC组,简称RLIPOC组)。I/R组和RLIPOC组的大鼠开胸后采用6-0丝线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Sham组只穿线不结扎,I/R组和RLIPOC组的大鼠结扎LAD使大鼠左心室局部心肌缺血30 min,再开放LAD使心肌血流恢复灌注120 min的处理。且RLIPOC组在心肌缺血15min时,对大鼠左下肢进行捆绑实施10 min缺血后再恢复左下肢血流灌注。实验过程中连续监测大鼠的心率(HR)及Ⅱ导联 ECG变化,记录缺血期和再灌注期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并进行评分。于大鼠颈内静脉分别在心肌缺血前和再灌注120min时抽取血标本,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心肌型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氧酶(LDH)的浓度。在再灌注120min末取心脏做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以及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内线粒体等超微结构的改变。
  结果:1.与 Sham组相比,I/R组、RLIPOC组缺血期和再灌注期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增多,心律失常评分明显升高。与I/R组相比,RLIPOC组在再灌注60min内发生心律失常的数目减少,心律失常的评分明显降低(3.44±0.53 VS1.63±0.9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在缺血前,各实验组的血清CK-MB、CK、LDH浓度无显著差异(CK-MB:Sham组200.19±30.02U/L,I/R组216.49±15.92U/L,RLIPOC组194.90±46.33U/L;CK:Sham组819.07±177.02U/L,I/R组788.22±151.04U/L,RLIPOC组746.36±132.84U/L;LDH:Sham组111.20±9.36U/L,I/R组120.20±15.83U/L,RLIPOC组146.25±21.23U/L;P>0.05)。在再灌注120min后,与Sham组相比,I/R组、RLIPOC组血清CK-MB、CK、LDH浓度显著升高(CK-MB:Sham组203.55±32.25U/L,I/R组1229.57±92.03U/L,RLIPOC组610.17±89.18U/L;CK:Sham组789.68±144.66U/L,I/R组11600.67±875.84U/L,RLIPOC组5443.98±821.97U/L;LDH:Sham组119.00±19.92U/L,I/R组1039.43±70.55U/L,RLIPOC组665.83±77.98U/L;P<0.05)。在再灌注120min后,RLIPOC组与I/R组相比,血清CK-MB、CK、LDH浓度明显降低(P<0.05)。
  3.在再灌注120min末取心肌做HE染色可见,与Sham组相比,I/R组心肌组织呈区域性坏死,肌纤维肿胀明显并排列紊乱,肌丝断裂溶解;间质充血、水肿,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血管明显扩张;心肌细胞体积明显增大,呈空泡样变性,核固缩甚至碎裂。与I/R组相比,RLIPOC组肌纤维排列较整齐,肌纤维轻度肿胀,肌丝部分断裂溶解;间质部分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心肌细胞体积轻度增大,少数呈空泡样变性,核部分固缩。在灌注120min末做透射电镜下可见,I/R组:细胞核明显改变,核膜皱缩甚至破裂,染色质浓缩,分布杂乱;肌节各带的结构消失,肌丝断裂,Z线增粗;线粒体肿胀,空泡样变性,呈絮状改变,嵴松散,有电子致密颗粒沉积。RLIPOC组:细胞核膜完整;肌节各带的结构比较清晰,肌丝排列基本整齐规则,无明显断裂;线粒体轻度肿胀,无明显空泡形成,呈匀质样改变,嵴较密集。
  结论:1.RLIPOC降低大鼠心肌再灌注期间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减轻心肌I/R损伤。
  2.RLIPOC降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CK-MB、CK、LDH的血清浓度,减少心肌细胞的损伤和坏死。
  3.RLIPOC减少大鼠心肌组织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和心肌纤维的损伤,减轻线粒体的坏死程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