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赤霉素和矮壮素对绿豆生育性状和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6h】

赤霉素和矮壮素对绿豆生育性状和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前言

1.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1与绿豆生长有关的环境条件

1.2赤霉素和矮壮素在植物生长中的应用

1.3目前绿豆生产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试验设计

2.1试验材料

2.1.1供试品种

2.1.2供试药品

2.1.3供试土壤养分状况

2.2喷施时间

2.3试验设计及管理方法

2.4调查项目与测试方法

2.4.1土壤指标测定

2.4.2调查项目

2.5调查项目与测试方法

2.5.1调查项目

2.5.2主要仪器和设备

2.5.3测定时间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3.1赤霉素和矮壮素与绿豆农艺性状

3.1.1.赤霉素和矮壮素对绿豆根干重的影响

3.1.2赤霉素和矮壮素对绿豆地上部干重的影响

3.1.3赤霉素和矮壮素对绿豆地根冠比的影响

3.1.4赤霉素和矮壮素对绿豆株高的影响

3.1.5赤霉素和矮壮素对绿豆茎粗的影响

3.1.6赤霉素和矮壮素对绿豆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1.7赤霉素和矮壮素对绿豆分枝数的影响

3.2赤霉素和矮壮素与绿豆某些保护酶

3.2.1赤霉素和矮壮素与绿豆叶片过氧化物酶(POD)

3.2.2赤霉素和矮壮素与绿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

3.2.3赤霉素和矮壮素与绿豆叶片过氧化氢酶(CAT)

3.2.4赤霉素和矮壮素与绿豆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

3.3赤霉素和矮壮素与绿豆某些生理指标

3.3.1赤霉素和矮壮素对绿豆叶片叶绿素的影响

3.3.2赤霉素和矮壮素对绿豆可溶性糖的影响

3.3.3赤霉素和矮壮素与绿豆可溶性蛋白质

3.4赤霉素和矮壮素对绿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4.1.赤霉素和矮壮素与绿豆产量

3.4.2赤霉素和矮壮素对绿豆百粒重、荚粒数和株荚数的影响

3.4.3产量与其他产量构成因子的关系

3.4.4测定指标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第四章小结与讨论

4.1赤霉素和矮壮素与绿豆农艺性状

4.2赤霉素和矮壮素与绿豆某些生理活性物质

4.3赤霉素和矮壮素与绿豆某些生理指标

4.4赤霉素和矮壮素对绿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4.5测定指标与绿豆产量的相关性

4.6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本试验通过大田裂区试验,在管理、密度、肥水一致的条件下,在绿豆白绿6号的花芽分化期、鼓粒灌浆期和成熟期,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矮壮素与绿豆某些生育性状和生理活性指标及产量的关系,旨在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为绿豆的安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平的赤霉素对绿豆根干重的影响效果为15mg/L>20mg/L>10mg/L>CK;矮壮素的效果分别为20mg/L>15mg/L>10mg/L>CK,且各处理间差异明显。三个时期喷施都有利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其中赤霉素>矮壮素>CK,赤霉素施用水平效果均是15mg/L>20mg/L>10mg/L>CK;而矮壮素的施用水平效果为10mg/L>15mg/L>20mg/L>CK。对绿豆根冠比的影响效果为矮壮素>CK>赤霉素。赤霉素效果表现为CK>15mg/L>20mg/L>10mg/L;矮壮素效果为15mg/L>10mg/L>20mg/L>CK。 对绿豆植株的株高影响表现为:赤霉素>CK>矮壮素。赤霉素的效果为15mg/L>10mg/L>CK>20mg/L,矮壮素的效果在各生育期基本一致,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减少即20mg/L<15mg/L<10mg/L赤霉素>CK;矮壮素的效果表现为20mg/L>15mg/L>10mg/L;赤霉素的效果表现为15mg/L>20mg/L>10mg/L。 赤霉素对绿豆叶面积指数的影响效果好于矮壮素,在整个生育期间处理的平均值:花芽分化期为3.66、鼓粒灌浆期为4.75、成熟期为2.87,而矮壮素处理的平均值在花芽分化期为3.26、鼓粒灌浆期为4.03、成熟期为2.19。赤霉素处理:20mg/L>15mg/L>10mg/L>CK;矮壮素处理:10mg/L>15mg/L>CK>20 mg/L。对绿豆分枝数影响的比较效果为矮壮素>赤霉素>CK。 赤霉素和矮壮素处理后的植株内POD活性都高于对照,但两者之间差别不大。在花芽分化以后各时期,中浓度水平和高浓度水平的赤霉素和矮壮素处理后的植株内SOD活性都高于对照,两者的低浓度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综合看来的效果为矮壮素>赤霉素>CK。 绿豆植株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在鼓粒灌浆期达到最大值,综合比较效果为矮壮素>赤霉素>CK。矮壮素与赤霉素对绿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的效果大体相一致,即在花芽分化期后的三种浓度处理效果表现为20mg/L>15mg/L>10mg/L>CK。 在灌浆期时植株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大值,赤霉素和矮壮素处理后植株内可溶性糖分别为61.33 mg/g和62.6 mg/g,分别比对照高出9.33%和11.59%,在成熟期时分别比对照高出7.22%和5.68%。对于绿豆叶片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矮壮素>赤霉素>CK。 在鼓粒灌浆期,矮壮素的高浓度水平 20mg/L的效果最好,其次为中浓度水平15mg/L;赤霉素的中浓度水平15mg/L效果最好。对增产的效果依次为矮壮素>赤霉素>CK。赤霉素和矮壮素的每一个处理的增产效果与对照比较,均在0.05水平显著。矮壮素处理中15mg/L 效果最好,达到2245.21kg/hm<'2>,20mg/L 效果次之,而赤霉素为20mg/L 处理最好,高达到2156.84kg/hm<'2>,15mg/L 次之。赤霉素和矮壮素均能提高绿豆的百粒重、荚粒数和株荚数,但对百粒重的影响在两种物质的低浓度水平处理不显著。 通过对产量与几个主要构成因子回归分析,得出产量与荚粒数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产量y=29189.124+140.695x.R<'2>=0.919。 以上结果表明:喷施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和矮壮素,能够提高绿豆地下部与地上部的协调性,进而提高绿豆的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提高保护酶系的活性,进而提高产量。

著录项

  • 作者

    张秀丽;

  •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
  • 学科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牟金明;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22.01;
  • 关键词

    赤霉素; 矮壮素; 绿豆产量; 生育性状; 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