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甲氰菊酯在大豆上的残留动态及土壤吸附特性研究
【6h】

甲氰菊酯在大豆上的残留动态及土壤吸附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前言

1.1引言

1.2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概况

1.3拟除虫菊酯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3.1样品的提取和净化

1.3.2样品的仪器分析方法

1.4甲氰菊酯的理化性质

1.5甲氰菊酯的毒理学特性

1.5.1毒性

1.5.2生态效应

1.6研究目的和意义

1.6.1研究目的

1.6.2研究意义

1.6.3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甲氰菊酯在大豆上的消解动态

2.1材料与方法

2.1.1小区试验概况

2.1.2田间试验设计

2.2测定条件和方法

2.2.1试剂

2.2.2仪器设备

2.2.3气相色谱条件

2.2.4样品前处理

2.3结果与分析

2.3.1提取

2.3.2净化

2.3.3添加回收试验

2.3.4最小检出量测定

2.3.5检测限测定

2.3.6残留实验结果

2.4讨论

第三章表面活性剂对甲氰菊酯在土壤中的吸附的影响

3.1材料与方法

3.1.1试剂

3.1.2仪器

3.1.3气相色谱条件

3.1.4供试土壤

3.1.5实验方法

3.2结果与分析

3.2.1甲氰菊酯在三种土壤中的吸附

3.2.2表面活性剂对甲氰菊酯在草甸土吸附的影响

第四章结论

4.1残留分析方法的建立

4.2甲氰菊酯在土壤及大豆植株中的降解动态

4.2.1甲氰菊酯在大豆田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结果

4.2.2甲氰菊酯在大豆植株中的消解动念结果

4.3最终残留量

4.4吸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甲氰菊酯是一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谷物、观赏植物、蔬菜、棉花等农作物上的多种害虫、害螨。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甲氰菊酯在大豆上的残留动态及收获期大豆田土壤、植株和大豆籽粒中甲氰菊酯的残留量。 土壤样品采用丙酮:石油醚(1:1 v/v)提取,石油醚萃取净化后浓缩待测。植株样品采用丙酮:石油醚(1:1 v/v)提取,石油醚萃取净化,中性氧化铝和活性碳柱净化,用乙酸乙酯:石油醚(5:95 v/v)淋洗液淋洗后浓缩待测。籽粒样品采用甲醇:水(8:2)提取,石油醚萃取,中性氧化铝柱净化,用乙酸乙酯:石油醚(5:95 v/v)淋洗液淋洗后浓缩待测。待测样品石油醚定容后用带电子捕获检测器气相色谱仪定量。 方法的添加水平为0.05mg/kg、0.1mg/kg、0.5mg/kg,土壤平均回收率91.64%-96.60%;植株平均回收率为82.82%-88.96%;籽粒平均回收率为90.10%-91.60%。土壤中最小最小检出浓度为0.0019mg/kg,植株及大豆籽粒中的最小检出浓度均为0.0047mg/kg。 通过2006年、2007年在吉林省、黑龙江省两地田间试验,对甲氰菊酯在以12.8g/667㎡用量处理的土壤和大豆植株作消解动态分析。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C=C0e-kt。在土壤中两年的动态方程分别是:吉林为C=0.1642e-0.0689t,半衰期为10.1d,r=0.9307(2006年);C=0.3211e-0.0688t,半衰期t1/2=10.1d,r=0.9865(2007年)。黑龙江为C=0.5881e-0.0522t,半衰期t1/2=13.3d, r0.9644(2006年);C=0.0966e-0.0558t,半衰期t1/2=12.42d,r=0.8940(2007年)。在大豆植株中两年的动态方程分别是:吉林为C=1.4709e-0.1448t,半衰期t1/2=4.7d,r=0.9506(2006年),C=1.0707e-0.1537t,半衰期t1/2=4.5d,r=0.8332(2007年)。黑龙江为C=2.8899e-0.166t,半衰期t1/2=4.2d,r=0.9245(2006年),C=2.7643e-0.1985t,半衰期t1/2=3.5d,r=0.9561(2007年)。结果表明:甲氰菊酯在大豆植株中易降解,在土壤中降解速度比较慢。 本文又研究了甲氰菊酯在三种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并选择了三种常见的表面活性剂,研究了它们对甲氰菊酯在草甸土中的吸附的影响。

著录项

  • 作者

    左大为;

  •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
  • 学科 农药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浩;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481.8;S482.35;
  • 关键词

    甲氰菊酯; GC-ECD; 农药残留; 大豆; 土壤吸附;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