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组织芯片检测LIMK1、uPA、uPAR在人胃腺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6h】

组织芯片检测LIMK1、uPA、uPAR在人胃腺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主要缩略语英文索引

第一章 前 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1标本来源

2.1.2实验主要试剂

2.1.3主要试剂配制

2.1.4 主要材料及仪器设备

2.2.1 组织芯片的制作过程

2.2.2 HE染色

2.2.3免疫组化染色

2.2.4结果判定

2.2.5统计学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LIMK1的表达与人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3.1.1 LIMK1在人胃腺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粘膜中的表达分析

3.1.2 LIMK1的表达与人胃腺癌临床病理数据的关联

3.3uPA的表达与人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3.3.1 uPA的表达与人胃腺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粘膜表达的分析

3.3.2 uPA的表达与人胃腺癌临床病理数据的关联

3.4 uPAR的表达与人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3.4.1 uPAR的表达与人胃腺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粘膜表达的分析

3.4.2 uPAR的表达与人胃腺癌临床病理数据的关联

3.5人胃腺癌中LIMK1与uPA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3.6人胃腺癌中LIMK1与uPAR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3.7人胃腺癌中uPA与uPAR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附图

第四章 讨 论

4.1 LIMK1在人胃腺癌中的表达与胃腺癌的侵袭、转移

4.2 uPA在人胃腺癌中的表达与胃腺癌的侵袭、转移

4.3 uPAR在人胃腺癌中的表达与胃腺癌的侵袭、转移

4.4 LIMK1、uPA、uPAR在人胃腺癌中的表达相关性及意义

4.5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胃动蛋白在胃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LIMK1、uPA、uPAR在人胃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胃粘膜中的表达,研究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探索三者在人胃腺癌中的作用及相关性。 方法:收集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切除的45例人胃腺癌组织标本,相应癌旁组织45例,正常胃粘膜10例。将所采集的标本制成10x10组织芯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不同组织中检测LIMK1、uPA、uPAR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1)在正常胃粘膜、癌旁组织、胃腺癌组织中,LIMK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0%、42.22%、75.56%(p<0.05)。LIMK1表达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其在胃癌TNM分期Ⅰ期、Ⅱ期和Ⅲ期人胃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3%、66.67%、91.67%,差异明显(p<0.05)。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7.50%、50.00%、90.32%,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肿瘤直径≥3cm组LIMK1阳性率为89.29%,远高于<3cm组的52.94%(p<0.05)。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90.00%,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46.67%(p<0.05)。 (2)在正常胃粘膜、癌旁组织、胃腺癌组织中,uP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35.56%、71.11%(p<0.05)。uPA表达与性别、年龄无显著关联。其在胃癌TNM分期Ⅰ期、Ⅱ期和Ⅲ期人胃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0%、53.33%、87.50%,差异显著(p<0.05)。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7.50%、66.67%、80.65%,有显著差异(p<0.05)。肿瘤直径≥3cm组uPA阳性率为82.14%,明显高于<3cm组的52.94%(p<0.05)。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83.33%,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46.67%(p<0.05)。 (3)uPAR在正常胃粘膜中不表达,在胃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0%、26.67%(p<0.05)。uPAR表达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其在胃癌TNM分期Ⅰ期、Ⅱ期和Ⅲ期人胃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0%、33.33%、79.1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5.00%、50.00%、70.97%(p<0.05),差异明显(p<0.05)。肿瘤直径≥3cm组uPAR阳性率为71.43%,明显高于<3cm组的41.18%(p<0.05)。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73.33%,远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33.33%(p<0.05)。 (4)在34例LIMK1阳性表达样本中,有28例uPA表达阳性;在13例uPA表达阴性样本中,有7例LIMK1表达阴性(r>0,p<0.05)。34例LIMK1表达阳性样本中,有25例uPAR表达阳性;18例uPAR表达阴性样本中,有9例LIMK1表达阴性(r>0,p<0.05)。32例uPA阳性表达样本中,有26例uPAR表达阳性;18例uPAR表达阴性样本中,有12例uPA表达阴性(r>0,p<0.05)。LIMK1与uPA,LIMK与uPAR,uPA与uPAR在人胃腺中的表达呈现出正相关性。 结论:(1)LIMK1、uPA、uPAR在人胃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是人胃腺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2)LIMK1、uPA、uPAR的表达与胃腺癌TNM分期、组织分化、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有关,其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与人胃腺癌的侵袭、转移存在关联。 (3)人胃腺癌中LIMK1、uPA、uPAR两两间蛋白表达具有相关性,且呈正相关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