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研究
【6h】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第1章 绪 论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2.2技术路线

2.3仪器与方法

2.4 治疗方法

2.5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 果

3.1 CHB合并NAFLD对疾病进程的影响研究

3.2 CHB合并NAFLD对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第4章 讨 论

第5章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综述):弹性成像及血生化指标对肝纤维化的评价及研究进展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 se,NAFLD)及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两者均是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最常见的基础性疾病,NAFLD和HBV感染又分列我国慢性肝病的第一、第二大原因,临床上两种慢性肝病常同时并存,但CHB和NAFLD的合并存在是否会协同HBV影响肝病的进程或结局、两者之间怎样相互影响,目前尚有诸多争议。故本研究拟以CHB、NAFLD、CHB合并N 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CHB、NAFLD、CHB合并NAFLD三组的临床生化指标和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明确NAFLD的合并对疾病进程(肝纤维化、肝脏炎症、肝脂肪变性)的影响,并通过比较CHB和CHB合并NAFLD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明确NAFLD的合并对疾病抗病毒治疗的影响,并进一步观察不同小组患者发生肿瘤的情况。 方法: 从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且临床需要行肝组织病理检查的所有肝病患者811例中,选取了经病理组织检查证实41例为NAFLD的患者,103例为CHB合并NAFLD的患者(其中抗病毒治疗患者62例,未行抗病毒治疗患者41例),另外630例为单纯CHB患者,并选取了其中43例符合入组条件的单纯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入组患者均行身高、体重、ALT、AST、血脂四项、肝纤四项、APRI、乙肝两对半等检查,观察各组患者肝脂肪变性、肝纤维化、肝脏炎症的发生情况,并比较需进行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和CHB合并NAFLD患者抗病毒后12周、24周、48周、72周、96周的治疗效果,并观察不同小组患者进展为肿瘤的情况。 结果: (1)CHB合并NAFLD与CHB组、NAFLD组基线期的临床生化指标比较结果表明,CHB合并NAFLD患者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谷丙转氨酶(Alaninetransaminase,ALT)、尿酸(Uric Acid,UA)、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rase,ALP)、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aminase,GGT)水平显著低于NAFLD组患者(P<0.05),但其BMI、PLT水平要显著高于CHB组,且其脾脏厚度要显著低于CHB组;(2)病理组织检查结果表明:CHB合并NAFLD患者中,肝脏脂肪变性程度与肝脏炎症程度均成正相关(P<0.01),但脂肪变性程度与肝纤维化程度不相关(P>0.05)。CHB合并NAFLD组患者的肝脂肪变性程度、肝纤维化程度与NAFLD组患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另外,CHB合并NAFLD组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与CHB组患者相比,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是炎症程度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合并患者发生轻度脂肪变性(F1)占多数(66%),少数(2.9%)患者发生重度脂肪变性(F3+F4),发生轻度纤维化(S1)人数较少(39.8%),多数患者(60.2%)在S2以上,此外,88.3%的患者有轻度炎症(G1)。在NAFLD患者中,有34.1%发生轻度脂肪变性,14.6%发生重度脂肪变性,而发生轻度纤维化的患者较多(78%),S2以上的只有少部分(22%);在CHB患者中,有76.7%患者有轻度炎症,少部分患者(23.3%)炎症程度在G2以上,且97.7%患者纤维化程度在S2以上。 (3)对CHB组和CHB合并NAFLD组患者抗病毒治疗12周、24周、48周、72周、96周的随访结果表明:CHB合并NAFLD组抗病毒治疗后,12周时两组间肝纤维化指标及炎症指标没有明显区别(P值均大于0.05),24、48周时ALT及GGT慢乙肝组较CHB合并NAFLD组下降明显(均P<0.05);48周时CHB合并NAFLD组及CHB组的HBV-DN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CHB组的降低水平更显著(P<0.05);抗病毒治疗后,CHB合并NAFLD组在12周、24周、48周、72周、96周时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0%、18.4%、38.8%、49%、57.1%,明显低于慢乙肝组的25.6%、55.8%、79.1%、81.4%、9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4.237、13.961、15.226、10.462、13.03,P值均小于0.05),CHB合并NAFLD组在48周、96周时的HBeAg阴转率分别为11.6%、30.2%,与慢乙肝组的阴转率29%、32.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57、0.035,P值均大于0.05)。在抗病毒12周时CHB合并NAFLD组与CHB组的ALT复常率分别为4.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99,P=0.294),但CHB合并NAFLD组在24周、48周、72周、96周时的ALT复常率分别为16.3%、36.7%、44.9%、49%,与慢乙肝组的53.3%、63.3%、83.3%、86.7%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049、5.287、11.407、11.375,P值均小于0.05)。 (4)随访观察不同小组患者的疾病进展情况,发现在CHB合并NAFLD组中发现2例肝癌患者 结论: (1)合并NAFLD没有加重CHB患者的肝脏炎性程度; (2)合并NAFLD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纤维化,但进展严重程度要慢于CHB组; (3)合并NAFLD降低了CH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