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蛛控虫为主的生态调控水稻病虫害大田试验研究
【6h】

以蛛控虫为主的生态调控水稻病虫害大田试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1.试验基地概况

2.材料与设备

2.1系统观察田水稻栽培品种

2.2农药品名及用量

2.3除草剂对蜘蛛影响实验材料

2.4仪器

3.研究内容

3.1大田试验

3.2除草剂草甘磷(10%水剂)对田埂蜘蛛的影响

4.研究方法

4.1大田试验技术路线

4.2大田调查取样与观察记录

4.3调查记录

4.4试验区水稻主要管理措施

4.5数据统计

5.结果与分析

5.1春耕前后蜘蛛及捕食性天敌种库组成

5.1.1春耕前后蜘蛛亚群落

5.1.2春耕前后田埂其它捕食性天敌亚群落

5.2春耕前二化螟种群数量

5.3水稻大田蜘蛛亚群落组成

5.3.1早稻大田蜘蛛亚群落组成

5.3.2中稻大田蜘蛛亚群落组成

5.3.3 晚稻大田蜘蛛亚群落组成

5.4水稻大田蜘蛛亚群落中主要种类的动态特征

5.4.1优势度动态

5.4.2丰富度及动态

5.4.3多样性及动态

5.4.4均匀性及动态

5.5水稻大田蜘蛛混合种群与稻飞虱、稻叶蝉的数量动态

5.5.1早稻大田蜘蛛混合种群与白背飞虱,黑尾叶蝉数量动态

5.5.2中稻大田蜘蛛混合种群与飞虱,黑尾叶蝉数量动态

5.5.3晚稻大田蜘蛛混合种群与褐飞虱,黑尾叶蝉数量动态

5.6水稻大田捕食性昆虫亚群落组成及数量动态

5.6.1早稻大田捕食性昆虫亚群落组成及数量动态

5.6.2中稻大田捕食性昆虫亚群落组成及数量动态

5.6.3.晚稻大田捕食性昆虫亚群落组成及数量动态

5.7水稻大田寄生性天敌亚群落组成及数量动态

5.7.1早稻大田不同防治方式稻纵卷叶螟幼虫被寄生状况

5.7.2 早稻大田不同防治方式白背飞虱若虫和成虫被寄生状况

5.7.3中稻大田不同防治方式稻纵卷叶螟幼虫被寄生状况

5.7.4中稻大田不同防治方式飞虱若虫和成虫被寄生状况

5.7.5晚稻大田不同防治方式稻纵卷叶螟幼虫被寄生状况

5.7.6晚稻大田不同防治方式褐飞虱若虫和成虫被寄生状况

5.8水稻大田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发生与气候和防治方式的关系

5.8.1 2002年3月至10月份气温、降雨、湿度情况

5.8.2早稻稻纵卷叶螟发生状况

5.8.3中稻稻纵卷叶螟发生状况

5.8.4晚稻稻纵卷叶螟发生状况

5.8.5水稻大田二化螟发生状况

5.9水稻大田纹枯病发生与气候和防治方式的关系

5.9.1早稻纹枯病发生状况

5.9.2中稻纹枯病发生状况

5.9.3晚稻纹枯病发生状况

5.10水稻大田农事活动对以蛛控虫为主的生态调控水稻病虫害的影响

5.10.1施肥

5.10.2施药

5.10.3田间杂草与稻田生态系统的关系

5.11除草剂对稻田田埂蜘蛛的影响探讨

5.12不同防治方式下水稻的经济效益

6.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名

展开▼

摘要

2002年3月到11月在湖南长沙市望城县靳江村设立35hm水稻试验基地,开展以蛛控虫为主的生态调控水稻病虫害研究,通过综防田与化防田的对照,结果表明:综防田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优化,天敌控虫功能明显优于化防田,化学农药用量减少50﹪以上.稻谷产量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早稻化防田农药费用为16.5元,化防田为1.5元;中稻化防田为19.5元,综防田为4.5元;晚稻化防田为19.5元,综防田为3.5元;早稻化防田平均每666.67m<'2>稻谷产量为375kg,综防田为370kg;中稻田化防田为508kg,综防田为501kg;晚稻化防田为400kg,综防田为401kg.早稻化防田每666.67m<'2>净收入为153.5元,综防田为163.7元;中稻化防田为316.82元,综防田为324.54元;晚稻化防田为211.5元,综防田为225.56元.除草剂草甘磷正常浓度对田埂蜘蛛的影响盆钵试验结果表明:草甘磷在正常使用浓度下施用,对田埂蜘蛛成蛛和3-5龄幼蛛是安全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