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鹅膏菌主要肽类毒素的检测分析、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6h】

鹅膏菌主要肽类毒素的检测分析、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代理获取

目录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2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3.1鹅膏菌中主要肽类毒素的检测分析

3.1.1标样毒素的HPLC及其线性回归方程

3.1.2我国28种鹅膏菌与欧洲毒鹅膏主要肽类毒素的检测分析

3.1.3四种剧毒鹅膏菌不同组织部位主要肽类毒素含量及分布

3.1.4灰花纹鹅膏菌不同发育时期的毒素含量

3.1.5灰花纹鹅膏菌不同大小子实体的毒素含量

3.2灰花纹鹅膏菌中主要肽类毒素的分离纯化与结构分析

3.2.1灰花纹鹅膏菌中主要肽类毒素的分离纯化

3.2.2灰花纹鹅膏菌中鹅膏毒肽类毒素的结构鉴定

四、讨论

4.1鹅膏菌类毒素的检测

4.2剧毒鹅膏菌不同组织部位毒素含量及其分布

4.3不同发育时期对毒素含量的影响

4.4灰花纹鹅膏菌肽类毒素的分离

4.5鹅膏菌肽类毒素的结构鉴定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质谱技术、核磁共振技术对鹅膏菌主要肽类毒素进行了检测分析、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主要研究内容有中国28种鹅膏菌与欧洲毒鹅膏主要肽类毒素的检测分析,四种剧毒鹅膏菌不同组织部位的毒素分析,灰花纹鹅膏菌不同发育时期、不同子实体大小的毒素分析,灰花纹鹅膏菌主要肽类毒素的分离纯化,二种鹅膏毒肽的结构鉴定.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中国28种鹅膏菌与采集于德国的毒鹅膏Amanitaphalloides的主要毒素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灰花纹鹅膏菌(A.fuliginea),致命鹅膏(A.exitialis),黄盖鹅膏白色变种(A.subjunquillea var alba)和毒鹅膏(A.phalloides)四种鹅膏菌的毒素含量都较高,菌盖中其毒素含量依次为15327.5 μg/g、7780.3μg/g、1013.9μg/g、7632.4μg/g干子实体.另有10个种含有微量鹅膏毒肽,其含量在19.5μg/g~151.2μg/g之间,其它15个种未检测到标样中的任何毒素.2.对四种剧毒鹅膏菌不同部位的毒素分析表明:其毒素含量都是菌盖中最高,在鹅膏毒肽与鬼笔毒肽两类毒素中,除A.phalloides外,在其它三种鹅膏菌中都是鹅膏毒肽类毒素的含量占优势,而鬼笔毒肽类毒素的相对百分含量在这四种剧毒鹅膏菌中都是从菌盖到菌柄到菌托依次增加.3.灰花纹鹅膏菌不同发育时期的子实体毒素分析表明:以菌盖尚未充分展开,内菌幕即将破裂时的毒素含量最高(23793.3μg/g),在凋萎时急剧降低(4674.9μg/g),只有最高时的19.65﹪.4.灰花纹鹅膏菌不同大小子实体毒素分析表明:在子实体菌盖直径不大于5.0 cm时,毒素含量随子实体菌盖直径的增大而增多.但当子实体菌盖直径达7.0cm时,其总毒素含量反而有所下降.5.对灰花纹鹅膏菌的四种主要肽类毒素进行了分离纯化,并用质谱和核磁共振对两种鹅膏毒肽(a-Amanitin、β-Amanitin)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相一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