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蜘蛛多肽毒素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以及敬钊缨毛蛛毒素组学研究
【6h】

蜘蛛多肽毒素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以及敬钊缨毛蛛毒素组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写表

第一章蜘蛛肽类毒素的研究进展

1.蜘蛛概述

2.蜘蛛毒素的研究概况

3.蜘蛛毒素的特性

4.蜘蛛毒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5.蜘蛛毒素的应用研究

6.研究展望

第二章虎纹捕鸟蛛和敬钊缨毛蛛毒素的cDNA克隆

1.前言

2.材料

3.方法

4.结果

5.讨论

第三章敬钊缨毛蛛毒素组学研究

1.前言

2.材料与仪器

3.方法

4.结果

5.讨论

第四章进一步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

致 谢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采用RACE法克隆了虎纹捕鸟蛛和敬钊缨毛蛛中六种多肽毒素HWTX-Ⅲ,HWTX-Ⅲa,HWTX-Ⅺ,JZTX-Ⅴ,JZTX-Ⅺ和JZTX-ⅪⅤ的cDNA。根据毒素的氨基酸序列设计RACE的引物,通过叠合3'RACE和5'RACE扩增的序列就得到了毒素蛋白的cDNA全序列。它们都由5'UTR、开放阅读框和3’UTR组成,其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信号肽区域,一个成熟蛋白区域和一个介于它们之间的pro区域构成的毒素前体。  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HWTX-Ⅲ,HWTX-Ⅲa与HWTX-Ⅰ,HWTX-ⅣHWTX-Ⅴ,SHL-Ⅰ的cDNAprepro区域高度相似,推测这六种毒素可能是从同一个祖先蛋白进化而来。HWTX-ⅪcDNA序列的prepro区域和其它已克隆出来的虎纹捕鸟蛛cDNAprepro区域很不一致,表明HWTX-Ⅺ属于虎纹捕鸟蛛毒素中发现的新毒素超家族。  敬钊缨毛蛛毒素cDNA的prepro区变化较大,且它们的同源性较低。JZTX-Ⅺ和JZTX-Ⅴ的cDNA序列C端成熟蛋白之后,终止密码子之前分别多余了Gly-Lys和Gly残基.推知它们的C末端氨基酸残基存在酰胺化修饰。  在蜘蛛毒液中发现含有丰富的肽类毒素,这些毒素在药理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上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开展了对敬钊缨毛蛛(ChilobrachisJingzhao)毒腺的毒素组学研究。蜘蛛粗毒经分子筛层析分离后,以分子量14,000Da为界分为两部分冻干,将分子量低于14,000Da的毒素进行离子交换和反相色谱分离。分子量低于14,000Da的毒素经阳离子离子交换柱后,共收集12个离子交换蜂,分别编号为C0,C1,C2...C11。每个离子交换蜂上C18反相柱脱盐分离,其对应的各洗脱峰编号为C0R1,C0R2...C0Rn,C1R1....C1Rn...C11Rn。质谱鉴定各成份的分子量,对其中的单一成份进行Edman测序及活性测定。本文报道从该粗毒中用质谱共鉴定了150个左右肽类毒素分子。其中分离纯化并得到氨基酸序列的共有15个毒素成分,本文对这些成分进行了部分活性分析。采用RACE方法获得11个多肽毒素全长cDNA序列。这些为敬钊缨毛蛛毒素组数据库构建打下了基础,也将有利的推动对蜘蛛毒素的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