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吉林省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6h】

吉林省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耕地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均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耕地也是保证国家食物供给不可替代的稀缺资源。对于人均耕地资源极端贫乏的中国来说;耕地数量的保护已经引起国家高度关注。然而耕地质量的关注却远远不够。多年来;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耕地占优补劣现象比比皆是;工业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已经导致大量耕地丧失安全生产力;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和作物结构以及不合理的施肥方式;造成土壤生态失调和贫瘠化;内地中重度污染的耕地高达 5000 万亩。严重消耗地力的农业生产行为在现实中大量发生。事实上;在维持 18 亿亩红线的前提下;由于耕地质量的下降;使我国的有效耕地生产力已经低于 18 亿亩;高度关注耕地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当成为国家的重大决策。本文以吉林省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农户行为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分析吉林省耕地质量现状及变化原因的基础上;对农户的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最终为政府制定适宜的耕地质量保护政策提出合理化建议。本研究对于激励农户耕地质量保护的积极性、规范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切实保护吉林省乃至我国的耕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研究的结论如下: (1)在分析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过程中;农民既是参与主体也是直接受益者;对耕地质量保护起到一定作用。只有尊重农民的意愿;让农民自愿、主动参与耕地质量保护;才能发挥出耕地质量保护应有的效果。从自身角度出发;农民思想封闭和不合理的做法则是一种理性体现。事实上;大部分的农户对耕地质量保护方面的了解少之又少;因此;有必要通过提高农民自身的发展能力;减少对耕地的损坏;以最大限度提高农户的认知。 (2)耕地质量保护的福利认知也是影响农户行为的重要因素。现阶段;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也开始关注农村的生态环境与整体发展;因此耕地质量保护也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研究也表明;农户对耕地质量保护的生态福利认知正向影响农民的耕地质量保护意愿;但社会福利认知没有明显的显著作用。 (3)外部环境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有显著作用;但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农户对耕地质量保护的认知不足。农户参与合作社情况也相对较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