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吉林省泌乳奶牛不同时期营养需要试验及乳房炎病原菌调查
【6h】

吉林省泌乳奶牛不同时期营养需要试验及乳房炎病原菌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OLE_LINK211

OLE_LINK291

OLE_LINK1007

OLE_LINK1008

OLE_LINK808

OLE_LINK824

OLE_LINK1041

展开▼

摘要

我国正处于奶牛养殖业的高速发展期,近十年内全国奶牛存栏量的增长率为9.03%,2016年我国奶牛存栏量已经达到1340万头。全国牛奶总产量也随之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显示2016年我国牛奶产量为3602万吨,其中吉林省牛奶产量达到53万吨,占全国牛奶产量的1.47%。但是一些养殖场存在奶牛死亡率高、母牛繁殖率低、犊牛成活率低等现象,造成奶牛养殖业的效益低下,影响着我国奶业的发展。奶牛的饲料配方和疾病防治是影响奶牛健康与否的重要因素,如何科学的配制饲料,提高奶牛的采食量、重量、及产奶量,从而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是我们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奶牛乳房炎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也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重要的疾病。乳房炎是导致奶牛死亡最常见的原因,发病率为30%,患有乳房炎的奶牛会导致产奶量下降从而造成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其致病菌为人兽共患,从而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如何预防与治疗奶牛乳房炎,从而提高奶牛养殖的效益成为我们面对的主要问题。 1、吉林省泌乳奶牛不同时期营养需要研究 本试验选取吉林省内健康无病、产奶量相近、产犊日期相同或相近的健康奶牛32头,按照不同泌乳期分类:其中泌乳盛期、泌乳后期、干奶期及围产后期奶牛各8头,分别进行配对试验设计。每个泌乳阶段分成四对奶牛,其中两对奶牛列为对照组,另外两对为试验组,每组4头奶牛。试验组的奶牛饲养管理采用散栏舍饲养,饲喂的方式采取先粗料后精料,自由饮水。每天要进行数据收集,记录下试验组奶牛的采食量及产奶量,通过对试验组奶牛饲料配方的调整,使得试验组较对照组对比,采食量、日增重及产奶量都得到提高。通过试验数据得出结论:处于泌乳盛期阶段的奶牛应以保证瘤胃健康为基础,调节营养供求的负平衡。此阶段奶牛产奶量较大,需在饲料中添加高蛋白、高能量的精饲料,直到增料不增奶时,再将饲料逐渐缓慢的减少,有利于母牛的产后恢复。处于泌乳后期、干奶期阶段的奶牛应以恢复奶牛体况为主,对营养需求要得到满足,对于体况消瘦的母牛要加强饲料营养使其恢复失去的体重,对于体重增长的奶牛应当调节饲料,防止体况过肥引起疾病。 2、吉林省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为了解吉林省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本试验通过采取白山、伊通、松原、延吉、前郭、长春等15个省内地区多家大型奶牛养殖场的乳样共3000份,进行细菌的分离与鉴定,并对吉林省内主要的致病菌株进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在采集的3000份乳样当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49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03株,占全部菌株的41.37%,革兰氏阴性菌146株,占全部菌株的58.63%。吉林省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氏菌、无乳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在检出的249株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60株,占总致病菌的24.10%;克雷伯氏菌39株,占总致病菌的15.66%;无乳链球菌22株,占总致病菌的8.84%;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占总致病菌的5.62%,乳房链球菌14株,占总致病菌的5.62%,变形斑沙雷菌17株,占总致病菌的6.83%。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西叮高度敏感,敏感率98%,对庆大霉素、萘啶酸较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66%和46.67%,但对头孢噻呋、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药物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克雷伯氏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高度敏感,敏感率分别为81.5%和81.48%,但对氨苄西林具有较强的耐药性;无乳链球菌仅对庆大霉素较为敏感,敏感率为45.45%,但对卡那霉素、四环素、青霉素等具有较强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试验的十种药物均产生耐药性,仅对万古霉素较为敏感。因此,头孢西叮、庆大霉素、环丙沙星、萘啶酸、万古霉素可以作为吉林省奶牛乳房炎的首选治疗药物。 综上所述,通过本试验研究结果的归纳与总结,针对吉林省奶牛养殖场饲养管理现状,本文提出了对泌乳奶牛饲养管理规范、不同时期对营养需求的研究结果,以及患有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方案,为提高吉林省奶牛养殖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