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岳阳市耕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6h】

岳阳市耕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1.4研究内容

1.5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2研究区概况

2.1.自然条件

2.2社会经济条件

2.3交通区位条件

2.4土地利用状况

3研究区耕地利用现状分析

3.1耕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3.2耕地质量

3.3耕地利用程度

4研究区耕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4.1耕地利用数量变化

4.2耕地利用变化的速度

4.3耕地利用程度变化

4.4耕地利用空间变化

4.5耕地转移

5研究区耕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5.1驱动力因素

5.2驱动力模型

5.3驱动机制

6结论与讨论

6.1结论

6.2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耕地作为土地利用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耕地利用变化和保护问题己成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耕地利用变化研究,分析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有利于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促进区域和谐社会的发展。 本文选取我国的商品粮、油基地之——岳阳市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岳阳市1997~2005年土地变更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岳阳市的耕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1997-2005年,岳阳市耕地面积由381847.28公顷减少到360187.76公顷,净减少21659.52公顷,其变化呈现出台阶式波动减少的态势,具体表现为:减一缓增一剧减。1997-1999年,耕地年变化率为-0.66%,1999-2001年变化率为0.13%,2001-2005年变化率为-1.44%。从地区来看,岳阳市耕地变化区域差异明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和经济不发达的县(市、区)耕地相对变化率小,发展水平中等的县(市、区)耕地相对变化率大,其中相对变化率最大的县(市、区)是岳阳县1.55,最小的是君山区0.47。运用.RS和GIS技术相结合,得到岳阳市1997-2005年耕地质心向东偏南移动了0.26km,偏转了33°52'。 (2)影响岳阳市耕地利用变化的有自然因素,但更主要的是社会人文因素。本研究运用SPSS统计软件,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影响岳阳市耕地利用变化的社会人文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岳阳市耕地利用变化的社会人文驱动因子主要是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状况、农业结构调整、国家政策和制度,然后对提取的三个公共因子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到耕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线性回归模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