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博落回属植物中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代谢组学研究
【6h】

博落回属植物中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代谢组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1.2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的分类

1.3博落回与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

1.4代谢组学技术和生物碱的分析

1.5本研究课题的提出

第二章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代谢组学初步研究

2.1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代谢组学

2.2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次生代谢网络结构及其描述方法

2.3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代谢组学的研究意义

第三章博落回不同部位中的原阿片碱、别隐品碱、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含量在生长期中的动态变化研究

3.1引言

3.2仪器与药品

3.3方法与结果

3.4讨论

第四章基于HPLC/DAD/ESI/MS的博落回生物碱的轮廓分析方法研究

4.1引言

4.2.材料和方法

4.3结果与讨论

4.4结论

第五章博落回和小果博落回代谢框架的比较分析

5.1引言

5.2.材料和方法

5.3结果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由于其显著药理活性备受全世界研究者的重视,这类生物碱在生物合成上都包含在具有同一起源的代谢网络中。本论文以富含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的博落回为研究对象,整合高通量分析技术和复杂网络研究方法对异喹啉类生物碱代谢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研究内容如下: 1.基于化学分类学,植物代谢组学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的次生代谢的基础上提出了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代谢组学概念。详细地研究了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代谢网络的结构,构建了描述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代谢网络的加权邻接矩阵。最后讨论其在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资源开发、化学分类学和道地药材等研究领域的意义。 2.建立了同时分析博落回中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原阿片碱、别隐品碱四种生物碱的HPLC/UV分析方法,考察了博落回中在代谢上存在转化关系的四中生物碱在生长期中的含量动态变化规律。 3.针对目前生物碱分析中流动相体系与液质联用兼容性差的问题,综合考察了全氟羧酸和羧酸添加剂对生物碱在不同填料色谱柱上分离及对其质谱响应的影响。得到了高碳量色谱柱与甲酸水流动相的合理组合,建立了在分离和质谱响应上均达到了较好的效果的HPLC/DAD/ESI/MS分析方法。以此方法分析了博落回根部样品,并结合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代谢途径知识对博落回中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进行了初步鉴定。 4.建立了用于初步鉴定生物碱的数据库,数据库包含了存在于代谢途径中所有生物碱的分子量、质谱特征、紫外特征和还原特征。运用前一章建立的HPLC/DAD/ESI/MS方法对博落回和小果博落回不同部位进行了分析,并将获得的数据与数据库中生物碱进行匹配初步鉴定了其中苄基异喹啉类中生物碱,结合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代谢网络对两种植物的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代谢特点进行比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