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学衡之“准星”——学衡派文化-文学思想研究
【6h】

学衡之“准星”——学衡派文化-文学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 言

第一节学衡派之创立

第二节同执一端,各抒己见

2.1现代诗歌的理论建设与批评

2.2论文学之摹仿

2.3论文化-文学之继承与接受

第三节师承一家,各学其一

3.1梅光迪与白璧德

3.2吴宓与白璧德

第四节旧体诗的继承和发扬

4.1温柔敦厚之诗教,穷愁而工之诗风

4.2诗文随时事而变迁

4.3诗之音韵

结 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在中国当代学术研究中,学衡派从一个被定义为保守落后的学派慢慢的受到学者们的注意和重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文学的维护和对新文化—文学运动的反对使得他们一直处于学术的边缘,但随着学术思想的多元化以及更加公允客观的学术研究,学者们对学衡派的态度和评价也发生了一些转变。 学衡派对新文化派们的批评在现在看来具有哪些值得思考的地方?学衡派作为文化保守主义在文化论争中到底具有什么样的研究价值,以及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学观念尤其是诗歌创作观念有哪些自己的特点呢?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去具体论述学衡派的文学观念,去挖掘潜藏在历史的尘埃中的思想的闪光点。 本论文分为三部分: 首先,学衡派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论争是学衡派成立的关键,他们对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治学态度,文学创作观念和文学创作的方法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同时,他们处于新文学运动的对立面,能更清晰更冷静的看到新文学运动在带来文化发展的同时所出现的一些问题。除开两派因为个人原因造成的一些意气之争,平心静气来看的话,两派之间的观点,其实是相互补充,互为发扬的。 其次,学衡派和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在早期都在国内接受中国儒家文化代表的传统文化教育,然后到国外接受了西方文化教育,但是他们所选择的道路是完全不同的。这个原因除了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心理依赖有关外,还与两派领袖人物的师承有关。学衡派们自觉的选择了白璧德所代表的“新人文主义”,将自己的思想学术流向放在了世界文化保守主义的规范内。他们对白璧德的接受与吸收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其中以梅光迪和吴宓最具有代表性。 最后,学衡派和新文化派们对于文学上的论争主要集中在诗论上。学衡派主张保留中国旧体诗的传统,同时在内容上表现时代发展,也就是吴宓所推崇的“以新材料入旧格律”。他们大致的诗歌观念都是以这种观念为前提,然后由于各人的文学修养的不同而略有不同。正因为如此,不管他们对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诗学观念的评价也好,还是对中国传统诗歌的批评也好,都呈现出很强的个人特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