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红壤粘粒流失规律初探
【6h】

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红壤粘粒流失规律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研究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土壤侵蚀概述

2.2土壤侵蚀机理和过程

2.3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的研究

第三章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3.1研究目标

3.2研究内容

3.3技术路线

第四章试验材料与方法

4.1试验区概况

4.2试验材料

4.3人工模拟降雨

4.4试验结果

第五章分析与讨论

5.1坡面产流量

5.2坡面产沙量

5.3泥沙含量

5.4侵蚀泥沙组成分析

5.5相关性分析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 谢

展开▼

摘要

水土流失及其引起的土壤退化、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水体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故有效防治土壤侵蚀已经迫在眉睫。本研究以湖南省丘陵区红壤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探讨不同坡度下坡面侵蚀过程及其产沙规律,并分析其侵蚀泥沙的机械组成和探讨红壤粘粒的流失规律,研究结果如下: (1)从侵蚀泥沙的机械组成来看,随着坡度的增加,粘粒流失的百分比含量越来越少,石砾流失的百分比含量越来越多;在同一坡度条件下,随着产流时间的增加,粘粒流失的百分比含量也是越来越少的。 (2)从粘粒的动态流失量进行分析,可知坡度为5°、10°、15°的各粒级的动态流失量都比较小,波动起伏的大小则也是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大的;在产流前期和前中期,坡度为20°时的动态流失量也不是很大,但在产流15分钟左右迅速上升,20分钟左右达到最大值。粘粒动态流失量在5°、10°、15°和20°的前期、前中期都是各粒级流失量中是最大的,而在20°的后期和中后期,石砾的动态流失量是最大的。 (3)从粘粒的累积流失量进行比较分析,产流30分钟粘粒的累积流失总量大小大致是20°>50>15°>100°但从累积泥沙流失总量各粒级的百分比中可以看出,粘粒的百分比含量是随着坡度的增加而递减的,不过粘粒流失量是各粒级中流失总量中占得比重是最大的。 (4)根据粘粒流失和泥沙流失,粘粒流失与坡面产流量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得出粘粒的累积流失量与泥沙的累积流失量、粘粒的动态流失量与泥沙的动态流失量、粘粒的累积流失量与累积产流量存在很明显的线性关系。但在泥沙流失量一定的条件下,粘粒流失量则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减少,而在产流量一定的条件下,粘粒流失量则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加。 由于红壤没有过筛,所以粗颗粒含量较多,可能对坡面微地貌的起伏存在较大影响,导致红壤产流、产沙过程比小流域和过筛土壤更为复杂、易变,以至于很难对径流水力特性作出准确分析和描述,从而影响到红壤坡面侵蚀和输沙机理的研究。由于条件有限,试验难以控制,如天气状况,对试验的结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故在以后的研究中还有待改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