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研究——以湖南市场调查为例
【6h】

中国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研究——以湖南市场调查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内容

1.2.1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2 研究内容和结构

1.3 基本概念界定

1.3.1 绿色消费、生态消费和可持续消费

1.3.2 绿色食品和绿色食品产业

1.4 研究成果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4.3 国内外研究述评

2.发展绿色食品经济的理论分析和逻辑依据

2.1 发展绿色食品经济的理论分析

2.1.1 动力机制理论分析

2.1.2 约束机制理论分析

2.2.3 协调机制理论分析

2.2 发展绿色食品经济的逻辑依据

2.2.1 基于消费者购买抉择影响因素分析的逻辑依据

2.2.1 基于绿色食品供求博弈过程分析的逻辑依据

3.中国绿色食品经济的发展分析

3.1 中国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的背景

3.2 中国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的历程

3.3 基于对湖南市场调查的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3.1 调查目的和对象

3.3.2 调查的主要内容

3.4 中国绿色食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4.1 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识还不足

3.4.2 绿色食品市场环境亟待改进

3.4.3 规模和资金约束问题突出

3.4.4 绿色食品产销脱节问题严重

3.4.5 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3.4.6 消费者绿色消费能力不足

3.4.7 绿色消费的宣传教育亟待加强

4.促进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强化对绿色食品经济的资金支持

4.1.1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资金约束分析

4.1.2 强化绿色食品经济筹资渠道构建

4.2 强化对绿色食品经济的科技支撑

4.2.1 加强生产技术支撑

4.2.2 加强加工技术支撑

4.2.3 加强环保技术支撑

4.2.4 加强管理技术支撑

4.3 建立、健全对绿色食品经济的服务支撑

4.3.1 加强信息服务体系支撑

4.3.2 加强行业协会服务支撑

4.3.3 加强管理和咨询服务支撑

4.4 加强对绿色食品经济的广告支撑

4.4.1 广告对绿色消费的引导的作用

4.4.2 加强广告媒体对绿色食品消费的宣传

4.4.3 科技期刊——理想的绿色广告媒体

4.5 强化对绿色食品经济的监管服务

4.5.1 认证前的标准体系建设

4.5.2 认证过程中的制度管理

4.5.3 认证后的标志管理监督

5.结论与努力方向

5.1 结论

5.2 一点个人创见

5.3 论文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相关调查问卷及答案

附录一:绿色食品消费市场调查问卷及答案

附录二: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调查问卷及答案

附录三:科研清单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20世纪中叶以来,绿色消费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我国也加入了这一世界潮流,如今绿色消费已深入人心。1989年我国农业部提出“绿色食品”的概念,绿色食品经济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已经成长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然而,从总体来讲,绿色食品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较晚,发展程度还不高,发展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为此,笔者在对湖南绿色食品消费市场的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对中国绿色食品经济发展历程的回顾,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从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理论、约束机制理论、协调机制理论的视角,深入分析了中国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的问题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文章认为,推动中国绿色食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构建刚性的多元化资金供给渠道、强化对绿色食品经济的科技支撑、加强对绿色食品经济的广告支撑、建立对绿色食品经济的服务支撑、健全对绿色食品经济的监管服务。其中,整个过程中离不开政府作用的发挥。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但政府不应该干预具体的事务,而仅仅发挥支持、服务、监督的作用。
   全文共五章,在提出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基本概念和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提出了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和协调机制。结合对湖南绿色食品经济的市场调查,分析了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动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的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