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长沙历史城区遗产要素的认知调查与整合研究
【6h】

长沙历史城区遗产要素的认知调查与整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分析

1.2.1 国外遗产保护的宪章理论

1.2.2 国内历史遗产保护历程

1.2.3 国内外遗产保护的发展转变历程

1.2.4 国内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挑战

1.3 研究意义、方法、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框架

1.3.3 主要研究方法

1.3.4 课题研究的组织结构

2 城市空间意象认知的相关研究方法

2.1.城市意象系统及形成

2.1.1 意象

2.1.2 意象地图

2.1.3 城市意象系统的组成要素

2.2 城市意象形成遵循的心理规律及其功能

2.2.1 城市意象形成遵循的心理规律

2.2.2 意象地图的功能

2.3 意象认知相关学科的理论

2.3.1 环境行为学研究:环境的意义

2.3.2 类型学:“寓新于旧”的形式类型

2.3.3 环境心理学的“认识论”研究

2.3.4 现象学:“场所精神”的回归

2.3.5 “叙事学系统”的理论模型

2.4 认知意象研究的延伸与补充

2.4.1 空间组构的引入

2.4.2 空间组构描述语言

2.5 城市意象与空间句法

2.5.1 城市意象与空间句法的相互关系

2.5.2 城市空间意象的句法表达

3 长沙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遗产要素保护现状及统计

3.1 长沙概况

3.2 长沙城市空间的发展历程

3.2.1 春秋战国至秦汉:长沙城的出现

3.2.2 三国至隋唐:长沙城的停滞时期

3.2.3 唐宋至明清:长沙城的兴盛与定型

3.2.4 清末至民国时期晚清

3.2.5 解放后长沙城市空间的演变

3.3 长沙历史文化遗产的规划性保护保护

3.3.1 《长沙历史名城保护发展规划》(1983年)

3.3.2 《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2004)(下文简称《说明书》)

3.3.3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0年修订)

3.4 长沙历史遗产保护现状

3.4.1 历史遗产要素的分级保护

3.4.2 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3.5 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内遗产要素的分类统计

3.5.1 潮宗街历史文化风貌区遗产分类统计

3.5.2 小西门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遗产要素分类统计

3.5.3 天心阁历史文化风貌区遗产要素分类统计

4 长沙历史保护区片历史遗产要素的认知意象调查

4.1 影响认知意象调查的因素

4.1.1 认知主体的个人差异

4.1.2 认知客体的自身差异

4.2 认知意象调查设计

4.2.1 调查目标

4.2.2 调查方法

4.2.3 调查步骤及准备

4.2.4 调查对象特征

4.2.5 调查意象分析

4.3 调查进行

4.3.1 圈域图示法

4.3.2 空间要素标注法

4.3.3 图片(照片)指认法

4.3.4 限定描画法

4.4 公众意象认知提取

4.4.1 被访公众属性构成

4.4.2 认知客意象空间元素整体感知分析

4.4.3 街区意象空间各元素认知分析

4.5 意象地图与实际地图的对比分析

5 基于空间句法的历史遗产要素的量化分析

5.1 基于空间句法的量化分析要素

5.2 空间句法感知程度分析

5.2.1 轴线与视区分割

5.2.2 穷尽凸状分析

5.2.3 空间系统可理解度的相关性分析

6 城市意象认知调查与空间量化结果的整合与优化

6.1 认知意象分析结果的整合分析

6.1.1 认知意象分析结果的整合结果

6.1.2 认知意象调查结果差异的原因分析

6.1.3 历史遗产保护遵循的原则

6.1.4 历史遗产保护的基本措施

6.2 城市意象整合优化的具体方法

6.2.1 道路、边界的整合优化

6.2.2 节点、标志及景观廊道的整合优化

6.2.3 历史遗产要素及配套公共设施的导向系统的整合优化

6.2.4 历史遗产要素功能价值替换

6.2.5 计算机电子动态模拟展示的投入使用

6.2.6 城市意象要素的系统整合

6.3 基于空间组构的整合规划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有“楚汉名城”之称的长沙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郁,2011年5月新一轮的长沙总体规划的修订再一次落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新要求,全力构建由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历史街巷、地下文物埋藏区、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等构成的完整保护体系,长沙历史遗产的保护进一步深受重视。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凯文林奇教授从意象认知的研究角度对美国的三座城市的环境印象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将城市空间的意象划分为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五大元素构成。林奇对城市意象和城市可读性的研究主要依赖于人的行为模式和城市认知地图,对城市形态和城市可意象性研究具有积极作用,已逐渐发展为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
   类似于城市意象理论,空间句法也是基于空间认知来解构城市空间的城市形态定量分析方法。它不仅在理论方面遵循分析空间对象的可识别性理念,将城市中容易使人产生距离感甚至冷漠感的大尺度空间划分为若干个相对较小的的可感知的单体细胞,同时,它将人类活动与空间形态有机结合,通过连接值、集成度、深度值等多种不同的维度指标,为城市与建筑空间结构形态的研究提供了客观的定量描述。
   基于这些理沦分析基础,笔者结合环境心理学、地理学、空间叙事学、城市学等多学科交织考虑,希望在对长沙河东历史城区内潮宗街、小两门、西湖桥三个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历史遗产要素调查统计的基础上,研究人的行为与人所处的物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文中将城市意象理论与空间句法的结合进行了尝试,综合意象认知的实际定性分析与空间句法的定量分析,实现句法二维认知空间的多元广域拓展。希望能为长沙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参考,从而为实现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双赢上能做出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该部分着重于阐述国内外历史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状况,以及笔者将此作为研究客体的意义及方法。并通过第二章对文中城市意象调查研究所涉及的重要概念、相关理论进行简要的介绍的基础上,简单阐述空间句法及其与城市意象的辩证关系。
   第二部分主要包括第三四章,结合空间叙事学简单了解长沙城市区域空间的发展历程,基于此,围绕历史城区内意象认知展开,首先通过对长沙潮宗街、小西门、天心阁三个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历史遗产进行实地调查并进行简单的分类统计,做好接下来的意象调研的相关准备。根据林奇研究城市意象的认知地图研究方法对不同人群进行访谈,并提取其调研结果进行叠加分析来获取公众认可度高的意象要素。
   第三部分中,第五章节是在综合之前的公众意象调研的前提下,对所调查的历史特色保护区域进行空间数理分析,并将这两种分析结果进行参照对比。并根据其相互关系,结合城市的整体性最优化和空间识别机能最大化,试图在接下来的第六章提出适合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精品设计路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