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11中美报纸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比较研究——以《环球时报》和《纽约时报》为例
【6h】

2011中美报纸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比较研究——以《环球时报》和《纽约时报》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对象及目的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概述

第一节 重大突发事件的概念及特点

第二节 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2011年全球重大突发事件鸟瞰

第二章 2011年中美两家报纸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比较

第一节 同题材新闻报道数量比较

一、国内报道的共性:主观选择性

二、国际报道的差异:西强中弱

第二节 中美报纸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内容比较

一、题材选择:整体性与个体性

二、主题表现:和谐性与冲突性

第三节 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写作风格比较

一、引语使用:间接与直接

二、叙述角度:官方视角与平民视角

三、语言运用:陈述性与表现性

四、标题比较

五、导语分析

第四节 版面编排的差异

一、版面布局:平实与生动

二、图片运用:补充与增色

第三章 两家报纸的报道形成差异的原因

第一节 媒体职能:耳目喉舌与事实的记录者

第二节 文化差异:集体与个体

第三节 对外宣传的共性

第四节 中西受众观的影晌

第四章 改进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与提升国家形象

第一节 提高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水平

一、走向国际化,做好独家新闻

二、重视新闻客观报道,加强信息公开

三、提高媒体舆论引导力,打造媒体公共服务形象

第二节 提升全球背景下的国家形象

一、把握重大突发事件契机,提升中国国家形象

二、增强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是衡量一家媒体综合实力、组织指挥水平和新闻队伍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报道的好坏和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媒体的影响力和形象,报道过程中媒体也会与政府、社会公众产生广泛的联系,影响到政府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2011年全球重大突发事件频发,各国主流媒体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如何报道重大突发事件一直是媒体报道中的热点和难点,这不仅体现媒体在新闻报道专业方面的水平,而且对塑造良好的国家想象也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梳理现有研究和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环球时报》与《纽约时报》对于2011年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利用文本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两家报纸的报道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报道的相同点,以及各自呈现的特点,进一步借鉴双方的报道优势。通过对比发现,两家报纸都注重维护本国形象以及提升媒体自身影响力的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价值,对主观选择性是报纸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体现的共同特点;两家报纸的题材选择、主题表现和写作风格方面各具特色,给报道内容增加了可读性;对外宣传的共性也揭示了媒体与政治的紧密关系。两家报纸也展现了不同的特点,《环球时报》的报道宣传与事实理念相结合,注重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舆论引导。在报道水平方面由于相较而言,《纽约时报》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涉及范围广,重视多角度展现事件的动态,增加报道的欣赏性。
   经过比较研究,中美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受到从中西受众观、媒体职能、文化差异以及对外宣传等因素的影响。国内报纸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可以在以下几点进行改进:走向国际化,做好独家新闻;重视客观报道,加强信息公开;增强媒体舆论引导力,打造媒体公共服务形象。提升全球背景一下的国家形象,要利用重大突发事件的契机,重视对外传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增强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