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生态服务-能值转换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6h】

基于生态服务-能值转换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以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综述

2.1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概念

2.2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2.3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2.3.1 科学、客观、公正原则

2.3.2 早期介入原则

2.3.3 整体性原则

2.3.4 一致性原则

2.3.5 公众参与原则

2.3.6 可持续发展原则

3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理论知识

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3 系统学理论

3.4 生态经济协调理论

3.5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理论

3.6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4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择

4.1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方法

4.2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常用方法简介

4.3 生态服务-能值转换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相整合的思路

4.4 能值分析法简介

5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证研究——以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为例

5.1 研究区域概况

5.1.1 地理位置及区位交通状况

5.1.2 自然资源状况

5.1.3 社会经济状况

5.2 鼎城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5.2.1 土地利用规模与结构

5.2.2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5.2.3 土地利用现状特点

5.3 鼎城区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分析

5.3.1 规划目标

5.3.2 用地结构调整方案分析

5.4 评价实证计算

5.5 评价结果分析

6 鼎城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减缓对策措施

6.1 严控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6.2 完善规划中的生态防治

6.3 强化区域生态用地保护

6.4 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力度

6.5 提高民众环境保护意识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前,我国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正接近尾声,在之前的规划中,更多的是注重于经济发展,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不够,导致农用地大量减少,建设用地增长过快,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为了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能更好的开展,迫切需要尽快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理论以及方法体系,以指导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使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改善。
   本文以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理论为基础,整合能值分析理论,结合其他学者研究成果开展研究。通过分析鼎城区除西洞庭农场外的37个乡镇(场)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模型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依据规划修编以及鼎城区实际情况对生态服务当量进行修正,得到鼎城区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当量。最后结合鼎城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分别计算得出鼎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前中后期土地的能值总量以及各类土地产品或服务类型的能值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鼎城区土地利用规划方案中,原材料生产、空气调节、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形成与保护以及娱乐文化的能值在规划实施的前中后期均有所上升或基本保持不变,说明规划对生态环境的这六项功能起到了改善作用或对环境没有造成不良影响;而食物生产、水源涵养以及废物处理的能值在规划实施后比规划实施前有所下降,表明该规划方案对生态环境的食物生产、水源涵养以及废物处理这三项功能起到了不良影响。总体来说,本次规划对环境起到的改善作用要大于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该规划方案是完全可行的。
   针对鼎城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提出严控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完善规划中的生态防治、强化区域生态用地保护、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力度、提高民众环境保护意识等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